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海城市技术学校(海城市技术学校)

海城市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海技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技术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依托海城市工业基础与区位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实训导向”的办学模式,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五年超75%,成为支撑区域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储备基地。其办学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动态匹配区域产业链需求,如新增新能源装备维护专业对接当地光伏产业;二是实训资源整合力度大,与12家龙头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三是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企业技术骨干占兼职教师比例达40%。然而,随着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学校在高端设备投入、跨学科课程开发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突破传统职业教育边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与适应性。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海技校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海城市机械技工学校,2010年经省级批复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8年挂牌“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300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电子商务3个专业获评省级特色专业。

年份关键事件办学规模
1985-2005机械技工学校阶段,侧重基础制造技能培训年均招生300人
2010-2018升格中专,新增信息技术类专业在校生突破2000人
2019至今启动产教融合园区建设,引入企业实训中心校企合作订单班占比超60%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改革

学校构建“产业需求导向-专业群支撑-课程模块化”的三级体系,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数字商贸两大专业群。2022年数据显示,65%的专业课程实现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实践教学占比达55%。

专业群核心专业合作企业就业岗位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海城机床集团、华新自动化数控编程员、设备运维技师
数字商贸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京东东北仓、菜鸟物流电商运营专员、仓储主管
绿色能源光伏设备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辽宁阳光能源、比亚迪沈阳基地光伏系统工程师、新能源车检员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通过“内培外引”策略优化师资队伍,2023年数据显示,“双师型”教师占比从2019年的58%提升至79%,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800课时。学校建有省级实训基地2个,设备总值达3200万元。

指标2019年2023年增幅
双师型教师比例58%79%36%
企业兼职教师人数42人98人133%
实训设备值(万元)1800320078%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实施“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2023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2%,本地就业平均起薪较2019年增长27%。就业跟踪数据显示,68%的学生在对口岗位稳定工作超2年。

  • 就业行业分布:制造业43%、信息技术服务业21%、物流与商贸18%、新能源12%、其他6%
  • 升学渠道:与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开展“3+2”贯通培养,年输送升学学生约300人
  • 技能竞赛成果: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赛项实现东北区“三连冠”

五、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学校年均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超5000人次,参与制定《海城市智能制造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等4项地方行业标准。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攻克企业技术难题12项。

当前,海技校正面临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新挑战。未来需在三方面突破:一是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弥补高端设备不足;二是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应对智能工厂人才需求;三是拓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提升学生跨境就业能力。通过持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耦合发展,学校有望成为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案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493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6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