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机构设置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院采用“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形成以教学为核心、行政协同、科研支撑、服务保障相结合的组织结构。横向层面,职能部门覆盖党政管理、教学科研、学生服务、后勤保障等领域;纵向层面,通过二级学院细化专业群建设,实现产教融合。整体架构既符合高职院校共性特征,又凸显“红色文化育人”“川渝合作”等地域特色,但在跨部门协同效率、新兴技术专业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一、教学机构设置与专业群布局
学院下设教育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机电工程系等9个二级学院,形成“教育+”“建筑+”“智能制造+”三大专业集群。其中,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数量 | 省级重点专业 | 产业对接方向 |
---|---|---|---|
教育系 | 8 | 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 川渝学前教育集团 |
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 6 | 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 |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
机电工程系 | 9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重庆汽车产业集群 |
二、行政管理体系架构
行政机构设置遵循“大部制”原则,设置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等14个职能部门。其中,发展规划处统筹“双高计划”建设,质量管理处实施教学诊改,创新创业学院推进产学研融合。
部门类别 | 代表性部门 | 核心职能 |
---|---|---|
党政管理 | 党委宣传部 | 意识形态管理、校园文化建设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实训基地建设 |
学生服务 | 学生工作处 | 思政教育、资助管理、心理健康 |
三、二级学院差异化发展路径
各二级学院根据产业需求形成特色发展模式:经济与管理系聚焦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京东共建产业学院;电子信息系重点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群,与华为开展“1+X”证书试点。
学院名称 | 特色项目 | 合作企业 | 2023年就业率 |
---|---|---|---|
数字经济学院 | 直播电商实训中心 | 淘宝大学、抖音电商 | 97.6% |
护理学院 | 智慧养老护理实训室 | 泰康之家、广安市医院 | 95.2% |
艺术设计学院 | 非遗竹编工作室 | 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院 | 94.8% |
四、科研机构配置与成果转化
学院设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6个科研机构,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创新链条。2023年横向课题经费达1200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居全省高职前列。
- 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承担农业农村部“川渝丘陵地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项目
- 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出版《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等专著
- 装配式建筑技术中心:获实用新型专利23项,服务本地企业技术改造
五、教辅支持系统建设
图书信息中心实现RFID智能借阅,数字资源总量达85TB;实训管理中心统筹168个校内实践基地,设备总值3.2亿元。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外包与自主管理相结合模式。
教辅部门 | 硬件配置 | 服务能力 |
---|---|---|
图书信息中心 | 纸质图书68万册,电子期刊1.2万种 | 年均接待读者45万人次 |
网络信息中心 | 万兆主干网,云计算平台 | 保障1.2万名学生在线学习 |
实训管理中心 | 智能制造车间、BIM实训室等 | 年培训量超1.5万人次 |
六、群团组织协同机制
共青团系统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2023年开展技能竞赛127项;工会设立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孵化教学改革项目45项;校友总会建立“一院一策”联络机制,年度捐赠资金突破300万元。
- 学生会:运营“青年之声”线上平台,解决学生诉求2300余件
- 科协:组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97项
七、附属机构功能拓展
继续教育学院年培训规模超2万人日,重点开展退役军人学历提升项目;创新创业园区入驻企业47家,孵化学生创业项目83个。国际教育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中泰语言文化中心”。
附属机构 | ||
---|---|---|
全国首个“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教研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VR红色教育课程;川渝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心联合42家单位制定《成渝双城经济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平台共建促协同”的机构设置策略,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但需注意三个方面优化:一是数字化治理平台需加强数据互通,二是跨学科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待完善,三是国际化教育机构功能需进一步拓展。未来可借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强化理事会治理结构,提升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