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四川职院学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四川职院学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作为服务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始终以“服务教学科研、引领职教创新”为宗旨,依托学院优势学科资源,构建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办刊体系。自2001年创刊以来,学报逐步形成“技术应用研究”“高职教育改革”“区域经济探索”三大核心栏目,年均发文量达300篇,覆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编辑部采用“三审四校”质量管控机制,建立由教授、行业专家组成的编委会,近三年稿件录用率稳定在28%左右,期刊复合影响因子达0.23(2023年数据),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八大数据库收录,成为川内高职院校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四	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一、办刊定位与宗旨

学报锚定“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定位,坚持“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推动职教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设置“产教融合实践”“工匠精神培育”等特色专栏,年均刊发相关论文占比超45%,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核心指标2018年2021年2023年
特色栏目占比32%41%45%
产教融合论文量58篇92篇124篇
企业参与度15%28%37%

二、栏目设置与选题特色

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创新”双核架构,常设栏目包含:

  • 技术应用研究(占比35%)
  • 高职教育改革(占比28%)
  • 区域经济发展(占比22%)
  • 文化传承创新(占比15%)
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乡村振兴实践”等专题策划,2023年专题论文被引频次较常规栏目高67%。

栏目类型2023年发文量平均被引频次作者职称分布
技术应用研究105篇1.8次/篇副教授45%+工程师32%
教育理论研究84篇2.1次/篇教授38%+讲师42%
经济管理研究66篇1.5次/篇博士22%+硕士55%

三、审稿流程与质量控制

实施“初审-外审-终审”三级评审机制,引入CrossCheck查重系统(阈值≤15%),建立专家库动态调整制度。2023年数据显示,初审淘汰率41%,外审返修率68%,终审通过率76%,全过程平均耗时58天,较2019年缩短23天。

评审环节2019年2023年优化幅度
初审周期15天7天-53%
外审专家数量28人45人+61%
终审通过率82%76%-7%

四、数字化建设进展

完成采编系统迭代升级,实现投稿-审稿-发布全流程线上化。运营“川职学报”微信公众号,年推送量达280篇,关注用户突破1.2万。2023年官网访问量达1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4%,其中移动端访问占比78%。

五、学术影响力分析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学报影响因子从2018年的0.18提升至2023年的0.23,五年增幅达28%。机构用户覆盖全国32个省份,高校图书馆覆盖率达92%,职业院校订阅量年均增长15%。

六、编辑团队建设

现有专职编辑8人(含副高职称3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5%。实施“双导师制”培养计划,近三年参加编辑业务培训人均120学时,发表编辑学研究论文9篇,团队获“四川省高校优秀编辑部”称号。

七、投稿与录用特征

年度收稿量维持在2000-2500篇区间,作者地域分布呈现“省内为主(68%)、周边省份协同(23%)、全国性参与(9%)”特征。基金论文比从2018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7%,其中省部级以上基金占比达65%。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优质稿源竞争加剧、数字化转型投入不足、国际传播能力薄弱等挑战。建议通过设立“职教改革前沿”专题征文、建设开放获取平台、开展英文摘要工程等举措提升竞争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刊模式,在服务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较强专业能力。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字出版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特色栏目开发,通过建立作者梯队培养机制、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等方式,持续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价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