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在兴文镇(巴中职院驻兴文镇)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其兴文镇校区的设立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该校区依托巴中市“三区一城”发展规划,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产教融合+乡村振兴”双核驱动模式。从区位优势来看,兴文镇地处巴中、广元、达州三市交界处,交通网络覆盖半径达150公里,有效辐射秦巴山区7个国家级贫困县。校区占地830亩的智慧校园建设,配备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等12个特色教学模块,形成“农业+工业+文旅”三位一体的专业集群。通过与京东、中兴通讯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精准匹配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巴	中职业技术学院在兴文镇

一、区位交通与辐射能力分析

兴文镇校区位于巴中市恩阳区东部,距巴中恩阳机场直线距离28公里,毗邻G5012恩广高速兴文出口,形成“1小时通达南充、达州,2小时连接成都、重庆”的交通格局。通过对比川内同类职业院校区位条件可见显著优势:

对比维度巴中职院兴文镇校区川内同类院校A川内同类院校B
机场距离28公里(恩阳机场)85公里(天府机场)62公里(绵阳机场)
高铁站点巴中西站(规划中)已开通已开通
县域覆盖率辐射3区2县辐射2区1县辐射1区3县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校区构建“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旅服务”专业矩阵,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40%。通过对比区域支柱产业与专业设置匹配度:

区域产业对应专业年招生规模校企合作企业
农产品加工食品生物技术120人巴中伍田食品
智能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180人中兴通讯巴中基地
生态旅游旅游管理150人光雾山旅游集团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32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硕士以上学历达72%。教学资源配置呈现以下特征:

资源类型数量生均占比省内排名
实训室86个1:8前20%
省级精品课程14门0.3门/专业前30%
企业兼职教师98人1:3.3前25%

四、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校中厂+厂中校”双元育人模式,具体实施包括:

  • 与京东共建西南地区首个智慧物流实训中心,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
  • 联合巴中文旅集团开发“红色文化讲解员”订单班,年输送人才80人
  • 引入中兴通讯5G认证体系,建设川东北首个通信工程认证考点
  • 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

年份就业率本地就业占比对口就业率
202192.3%58.6%71.2%
202294.1%63.8%73.5%
202395.7%66.4%75.8%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开展各类培训达1.2万人次,重点包括: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3000人次,覆盖茶叶、中药材等6大产业
  •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与巴中经开区合作开展专项培训,年培训量超4000人次
  • 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建立“教育培训+就业推荐”一体化服务体系
  • 社区教育服务:开发老年康养、家政服务等课程,年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

七、发展瓶颈与挑战

当前面临三大核心问题:

  1. 高端产业吸附力不足:先进制造业专业招生规模仅占工科类35%
  2. 产教融合深度待提升: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3. 国际化办学滞后:留学生占比不足0.5%,跨境教育项目空白

八、未来发展战略建议

基于SWOT分析提出发展路径:

战略类型实施方向关键举措
SO战略区位优势转化建设秦巴山区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WO战略专业结构优化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智慧农业等新兴专业群
ST战略服务能级提升打造川陕革命老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
WT战略合作机制创新推行“股权式”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兴文镇校区通过十年建设,已形成“立足秦巴山区、服务成渝北翼”的鲜明特色。未来需紧扣“技能巴中”建设目标,在专业数字化改造、产教联合体构建、国际交流突破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建成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08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7908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