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南充外国语中专)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南充外国语中专)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充外国语中专”)是川东北地区颇具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该校以外语教学为核心优势,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的双重属性,形成了“语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创办于2001年,依托南充市教育局直属管理背景,整合外语教育资源与职业技术培训,开设英语、日语、德语等多个外语语种课程,并与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等职业技能专业深度融合。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学校已形成“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的办学格局,累计为高校输送千余名外语类特长生,同时为区域经济输送大批涉外服务、跨境电商等领域技术人才。

四	川省南充市南充外国语中等专业

从区域教育布局来看,南充外国语中专填补了川东北外语特色职业教育的空白。其“双语教学+校企合作”模式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创新性,但受限于地理位置与资源投入,在高端师资引进、实训设备更新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总体而言,该校在外语职业教育领域的探索为地方教育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样本。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南充外国语中专前身为南充市旅游外语职业高中,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培养国际化视野的现代服务业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外语基础+专业技能+跨文化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规模
2001-2012年 创建旅游外语职业高中,开设英语、导游专业 在校生800人
2013-2018年 升格中专,新增日语、德语专业,启动国际合作项目 在校生1500人
2019年至今 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设跨境电商方向 在校生2200人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6人,其中外籍教师8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37%,“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62%。外语学科组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开发校本教材《涉外服务英语》《旅游德语实务》等特色课程资源。

师资类别 人数 占比 代表成果
特级教师 6人 4.1% 省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外籍教师 8人 5.5% 国际课程认证资质
企业兼职导师 24人 16.4% 行业技能标准制定参与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设置外语类、信息技术类、商贸服务类三大专业群,其中“应用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结构,实行“学分制+证书制”双轨管理。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合作企业
应用英语 外贸函电、跨境电子商务、口译实务 国际贸易单证员 阿里巴巴国际站、南充海关
旅游日语 日本概况、酒店日语、研学旅行设计 导游资格证(日语) 日本三重县观光联盟
计算机应用 Python编程、大数据基础、网页设计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 腾讯云计算(成都)中心

四、教学成果与升学就业

近五年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在78%以上,对口本科录取率达45%,主要升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就业学生中83%进入涉外企业,平均起薪较本地职校高22%。

年份 毕业生总数 升学率 对口就业率
2019 427人 76.8% 81.2%
2020 513人 80.3% 79.5%
2021 632人 82.1% 83.0%

五、硬件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占地120亩,建有数字化语音实验室、情景模拟实训室等专用场所。2022年投入1200万元完成“智慧校园”一期工程,实现5G网络全覆盖,开发“外语听说训练系统”“虚拟仿真导游平台”等数字资源。

  • 实训中心面积:8600㎡
  • 藏书量:6.8万册(含外文原版书籍2000册)
  • 信息化设备:教学平板350台、同声传译设备12套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日本广岛文化学园建立合作关系,开展“2+3”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带薪实习,承接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累计为非洲国家培训旅游管理人员127人次。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承担南充市外事翻译志愿者库建设任务,年均完成国际展会翻译服务200余场。与地方政府共建“嘉陵江国际文旅人才培训基地”,开发《川东北非遗文化英译》等地方特色课程,助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八、发展瓶颈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生源质量波动(近三年录取分数线下降12分)、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数控设备服役超8年)、国际化师资流失(近三年离职率18%)等挑战。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学校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园区,重点打造“数字贸易”“智慧文旅”两大实训中心,目标在2025年实现省级“双优”学校建设突破。

作为川东北外语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南充外国语中专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有效缓解了区域国际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其“外语+”培养模式既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为县级城市职教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需在产教融合深度、智慧教学广度、国际认证强度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占据更优竞争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