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洪市职业中专作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学校位于射洪市沱牌大道,占地2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300余人,开设18个专业,涵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为川中地区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紧密对接射洪市锂电新材料、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建设新能源材料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等特色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沱牌舍得酒业共建“工匠班”,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西南分公司合作开展“直播电商”定向培养,202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设施
指标 | 射洪市职业中专 | 四川省平均水平 | 全国示范校标准 |
---|---|---|---|
占地面积 | 200亩(含实训基地) | 150-180亩 | ≥300亩 |
在校生规模 | 4326人 | 3000-4000人 | ≥5000人 |
实训设备总值 | 8600万元 | 5000-7000万元 | ≥1.2亿元 |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合作企业 | 就业岗位 |
---|---|---|---|
先进制造业 | 机械加工、数控技术 | 江淮汽车、盛屯锂业 | 设备操作员、工艺工程师 |
现代农业 | 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 | 舍得酒业、金华农牧 | 品控员、农机维修师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电子商务 | 京东云仓、抖音电商 | 物流调度员、直播运营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行业经验要求 |
---|---|---|---|
专任教师 | 286人 | 78% | ≥5年教学经验 |
企业兼职教师 | 124人 | 32% | ≥8年行业经历 |
双师型教师 | 198人 | 54% | 持有职业技能证书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三段式”培养体系:第1学年基础技能训练,第2学年企业轮岗实训,第3学年顶岗实习。与盛屯锂业合作的“锂电订单班”采用“1.5+1.5”模式,前1.5年在校学习,后1.5年在企业跟岗学习,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联合授课。2023年该班级就业留存率达87%,平均起薪较普通班级高23%。
五、校企合作深度实践
- 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江淮汽车共建汽车底盘装配线,年产能达2万台套,学生参与真实生产环节
- 技术研发合作:联合舍得酒业开发智能化酿酒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
- 新型学徒制:在京东物流试点“学分银行”制度,技能考核替代理论考试
六、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3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2023年承接“川渝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国培项目,培训学员287人,考核通过率94%。与遂宁市残联合作开设“聋人面点制作班”,帮助32名听障人士实现就业。
七、信息化建设成效
建成“5G+智慧校园”系统,部署AI行为识别摄像头128个,实现实训安全智能预警。开发“职教云平台”,整合企业技术标准库、虚拟仿真资源包,注册用户达1.2万人。疫情期间开展直播教学1268课时,学生满意度达89%。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专业集群与新兴产业匹配度待提升,二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达2000万元,三是县域职教吸引力不足导致优质生源流失。建议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争取专项债券支持实训基地升级,探索“职普融通”新模式增强招生竞争力。
射洪市职业中专通过四十年积淀,已形成“立足产业、校企共生”的办学生态。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教师国际认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更好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