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攀枝花机电职业学校金沙江校区(攀枝花机电职校金沙)

攀枝花机电职业学校金沙江校区(攀枝花机电职校金沙)

攀枝花机电职业学校金沙江校区是四川省职业教育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攀西地区产业优势,构建了以机电技术应用、现代制造服务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体系。校区地处金沙江畔的钒钛高新区核心地带,与周边工业企业形成"校企共生"的产教融合模式。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实训-生产-研发"三位一体的职教生态,累计为区域制造业输送技术人才超8000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75%。校区通过"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将钒钛深加工、智能装备等产业需求转化为教学标准,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车间课堂"与"云端资源"并行的教学体系。

攀	枝花机电职业学校金沙江校区

一、区位优势与产业联动

校区选址于攀枝花市东区金沙江大道中段,毗邻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线距离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仅3.2公里。该区位特点使学校与攀钢集团、安宁股份等龙头企业建立"15分钟实践圈",实现理论教学与岗位实操的无缝衔接。

核心指标金沙江校区市内同类院校全省平均水平
企业合作深度(公里半径)3-5公里8-12公里15-20公里
产业匹配度92%(机械制造/新材料)78%65%
顶岗实习留用率81%63%54%

二、专业集群建设

构建"2+3+X"专业体系,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两大专业群,延伸涵盖工业互联网、环境监测等新兴领域。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采用"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占比达40%,实训设备价值突破3000万元。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项目职业认证
机电设备安装液压传动、CAD建模工业机器人编程特种设备操作证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桩技术驱动电机拆解高压电工证
智能焊接机器人焊接、3D打印管道全位置焊接国际焊接技师

三、师资队伍结构

实施"双百工程"引育计划,现有专任教师126人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67%,聘请行业技术骨干32人担任兼职导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年均完成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年均实践时长
教授级高工1814.3%120天
企业特聘技师3225.4%80天
博士学历教师2419.0%60天

四、实训基地配置

投资1.2亿元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新能源材料检测中心等六大实训平台,其中工业机器人装调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52台套。与攀钢集团共建"钒钛加工虚拟仿真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实训。

实训类别设备价值工位数量合作企业
精密加工860万元45个四川三鑫公司
焊接技术520万元32个十九冶集团
电气控制780万元60个西门子(中国)

五、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1.5+1.5"分段培养制,前一年半在校完成基础课程,后一年半在合作企业开展轮岗实训。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由全国技术能手带领学生攻克生产难题,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

  • 现代学徒制覆盖专业:数控、焊接、电气自动化
  • 订单班合作企业:攀钢钒制品厂、安宁铁钛公司
  • "双创"孵化项目年均立项:30-40个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攀西地区提供金属材料检测、智能制造升级等技术服务。牵头组建"金沙江流域职教联盟",辐射云贵川交界区12所职业院校,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包46个。

服务项目年服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0人860万元解决技术工人短缺
社区技能公益课1800人次-提升居民就业能力
技术研发服务-320万元推动中小企业升级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成"智慧校园3.0"系统,实现人脸识别考勤、VR虚拟实训、教学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开发移动端学习平台"金沙学堂",上线微课视频2300个,年访问量突破50万次。

信息化指标金沙江校区省内标杆校
数字资源总量12TB18TB
在线课程占比65%78%
物联网覆盖范围全域感知重点区域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地方政府专项投入,建立设备共享机制;深化"股权式"校企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同时加强与攀枝花学院的应用型本科衔接,构建职教本科贯通培养体系。

该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未来需在智能化升级、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突破,打造西部职教改革的示范样板。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校区有望成为川滇黔结合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供给基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