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开放大学中专部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开放教育体系优势,构建了多层次、灵活化的办学模式。该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聚焦中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形成了“学历+技能”双轨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累计为区域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办学特色体现在开放式入学门槛、模块化课程设计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尤其针对在职人员和农村生源提供定制化教育方案。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内江开放大学中专部前身为1985年设立的内江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型为开放大学中专部,成为四川省首批开展中职教育的开放大学分支机构。学校定位于“服务终身学习、促进技能提升”,重点面向在职人员、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提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1985年 | 成立内江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
2016年 | 更名为内江开放大学中专部 |
2020年 | 获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培育单位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12个中职专业,覆盖第二、三产业重点领域。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式,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根据岗位需求灵活选课。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应用 | 网络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编程实务 |
现代服务类 | 电子商务 | 电商运营、物流管理、新媒体营销 |
智能制造类 | 机电技术应用 | 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PLC编程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建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本教材12套,配备虚拟仿真实训室3个。
类别 | 数量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87 | 100% |
高级职称 | 31 | 35.6% |
双师型教师 | 59 | 67.8% |
四、学生规模与生源结构
近三年年均招生2300人,在职人员占比超60%,年龄跨度15-45岁。采用“全日制+弹性学制”并行模式,非脱产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
年份 | 招生人数 | 在职生比例 |
---|---|---|
2021 | 2150 | 62% |
2022 | 2320 | 65% |
2023 | 2480 | 68% |
五、教学管理模式
实施“三段式”培养:线上理论学习(40%)+线下实践教学(30%)+企业顶岗实习(30%)。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允许学员将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成果转换为课程学分。
六、校企合作网络
与3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5个。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订单班培养占比达年度招生的25%。
合作类型 | 企业数量 | 涉及专业 |
---|---|---|
实训基地共建 | 15 | 机电、计算机、电商 |
订单培养 | 8 | 汽修、护理、烹饪 |
师资共享 | 9 | 酒店管理、物流 |
七、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3%,本地就业占比78%,平均起薪3800元/月。近五年开展社区教育项目47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5000人次。
八、发展挑战与创新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未来计划推进“元宇宙+实训”项目,建设区域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合作。
通过多维度的办学实践,内江开放大学中专部已形成“宽进严出、工学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其灵活的教育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中职教育的时空限制,但在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仍需持续突破。作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节点,该校在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中展现出显著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