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希望职业卫校作为西南地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基层医疗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希望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构建了涵盖护理、药剂、康复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体系,形成"学历教育+技能认证+定向就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引入行业专家团队等举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或康养机构。在2022年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团体二等奖,显示出较强的专业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资质
学校前身为1998年创建的四川希望医学专修学院,200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被纳入省级标准化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现拥有教育部备案的护理、药剂、口腔修复工艺等7个中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于2018年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
关键指标 | 具体内容 |
---|---|
创办时间 | 1998年(前身) |
审批单位 | 四川省教育厅 |
办学层次 |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
重点专业 | 护理(省级示范)、药剂 |
校区面积 | 主校区占地120亩,实训基地30亩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的课程架构,核心课程包括解剖学基础、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科课程。2021年新增智慧养老方向,开设老年护理、康复评定等特色课程。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护理 | 基础护理技术、母婴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药剂 | 药物化学、调剂技术 | 药品购销员证 |
康复技术 |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 | 康复技师证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质量
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42%。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完成不少于1个月的临床实践。2022年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87%的学生对理论教学表示认可,82%认可实践教学效果。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44 | 35% |
硕士及以上学历 | 53 | 42% |
双师型教师 | 78 | 62% |
临床兼职教师 | 35 | 28% |
四、实训设施与校企合作
建有模拟病房、急救实训室等23个专业实验室,配备价值20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深度合作单位提供每年150个实习岗位。2021年与泰康之家蜀园达成订单培养协议,设立"医养结合"定制班。
五、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设置早操、晚自习等常规管理制度。开展"南丁格尔文化节"等特色活动,组建护理礼仪队、急救技能社团等学生组织。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3名,年均接待咨询800余人次。
六、升学就业与职业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升学率达68%,主要升入川内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方向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康养机构,其中2022届毕业生进入三级医院比例提升至12%。建立校友跟踪机制,数据显示工作三年内岗位晋升率达45%。
七、收费体系与奖助政策
学费标准为8800元/年,住宿费1200元/年。设立国家助学金(2000元/年)、学校奖学金(最高3000元/年)等资助项目。2022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总额达185万元,惠及学生632人次。
八、社会评价与行业认可
在2023年成都中等职校综合实力评估中位列医护类第三名。用人单位调查显示,91%的医疗机构认可毕业生专业技能,83%认为职业素养达标。但存在实训设备更新滞后、高端师资引进困难等短板,需加强产教融合深度。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成都希望职业卫校在区域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其"技能+学历"的培养模式有效对接基层医疗需求。建议未来重点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深化与智慧医疗企业的合作,同时完善继续教育通道,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