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电力工程学校是四川省内专注于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依托区域能源产业优势,形成了以电力技术为核心,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及新能源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120亩,现有在校生规模约3500人,教职工总数24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通过“校企双元”培养模式,与国家电网、华能集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建有电力实训中心、智能变电站模拟平台等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

一、学校基础概况
指标项 | 遂宁市电力工程学校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乐山电力技工学校 |
---|
建校时间 | 2008年 | 1956年 | 1978年 |
校园面积 | 120亩 | 500亩 | 80亩 |
在校生规模 | 3500人 | 12000人 | 1500人 |
电力类专业占比 | 82% | 65% | 90%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核心专业 | 主干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高压输配电技术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电工证、登高证、高压电工证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PLC控制技术、智能电网监控技术 | 电气工程师证、CAD绘图员证 |
新能源发电技术 | 光伏系统设计、风力发电机组安装 | 新能源工程师证、电工进网作业证 |
三、师资队伍结构
类别 | 高级职称占比 | 硕士以上学历 | 企业实践经历教师 |
---|
遂宁电力工程学校 | 38% | 42% | 85% |
行业平均水平 | 25% | 30% | 60% |
四、教学设施配置
设施类型 | 数量 | 设备价值(万元) | 覆盖专业 |
---|
智能变电站实训室 | 6间 | 1200 | 高压输配电、电力自动化 |
新能源实训平台 | 3套 | 800 | 光伏发电、风电技术 |
电力安全VR实训室 | 2间 | 300 | 全专业通用 |
五、校企合作模式
- 订单培养:与国网遂宁供电公司等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年输送毕业生300余人
- 实训基地共建:联合大唐新能源建设光伏实训电站,装机容量50kW
- 双师流动站:聘请企业技术骨干42人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 产学研项目:近三年完成配网自动化改造等横向课题12项,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超500万元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升学与就业比例约为4:6。选择升学的学生中,85%进入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直接就业学生主要岗位包括:
就业岗位 | 占比 | 典型企业 |
---|
变电站运维工程师 | 32%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
电力工程设计员 | 25% | 中国能建、特变电工 |
新能源项目技术员 | 18% | 隆基股份、通威太阳能 |
电力设备制造工程师 | 15% | 许继电气、平高集团 |
自主创业 | 10% | 地方电力工程公司 |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电工取证、特种作业、电力新技术推广等项目。重点服务包括:
- 为遂宁市农网改造项目培训基层技术人员1200余人次
- 承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竞赛集训任务,获团体二等奖3次
- 开发《农村电网运维实务》等培训教材,被纳入省电力公司培训资源库
- 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参与地方企业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8项
八、质量保障体系
监控环节 | 实施方式 | 改进成效 |
---|
教学诊断 | 学期教学质量报告+第三方评估 | 课程适切性提升27% |
就业跟踪 | 毕业生三年动态调研 | 岗位迁移率下降15% |
校企合作 | 年度联席会议制度 | 订单培养满意度达92% |
资源建设 | 专业建设委员会评审 | 实训项目更新率35% |
遂宁市电力工程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电力专业集群。其“校中厂、厂中校”的育人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职教与企业需求的脱节问题,特别是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布局具有前瞻性。数据显示,该校在师资实践能力、实训设备投入、就业质量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未来需在产教融合深度、国际化标准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巩固其在西南地区电力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