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园区(成都工职院园区)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园区是西南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其规划建设充分体现了“产教协同、智慧生态”的核心理念。园区占地986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形成“一核三区”功能布局:以智能制造为内核,配套教学实践区、产教融合区和生活服务区。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虚拟仿真工厂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了“课堂-实训-生产”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景。园区内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与京东方、西门子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4所,实现设备共享率达85%,企业真实生产项目覆盖率超70%。在绿色建设方面,园区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雨水回收系统等技术,能耗较同类院校降低23%,获评四川省绿色学校示范单位。

成	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园区

一、区位与交通优势分析

园区选址于成都天府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核心区,毗邻天府国际机场和蓉欧铁路枢纽,形成“空铁公”立体交通网络。通过校企共建的智能物流中心,可实现教学物资2小时区域配送圈。

交通类型距离(公里)通行时间
天府国际机场1225分钟车程
成都南站2840分钟车程
地铁18号线直线800米步行10分钟

二、智慧校园建设体系

园区部署物联网终端设备1.2万个,搭建“工业云脑”数据中心,实现教学空间智能化覆盖率100%。重点建设包括:

  • 5G+工业互联网实训专网
  • AI行为分析安防系统
  • 能源消耗智能监测平台
  • VR/AR远程协作教学系统
系统类型覆盖范围技术特征
教学管理平台全校区区块链技术应用
设备物联系统实训车间LoRaWAN协议
能源监控中心公共区域数字孪生建模

三、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四阶递进”培养模式:认知实习→跟岗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就业。与32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形成“六共”机制:

  • 共定培养方案
  • 共建课程资源
  • 共组师资团队
  • 共研核心技术
  • 共享设备资源
  • 共育工匠人才
合作企业投入设备价值年接收实习生
京东方科技集团¥8600万286人
西门子工业软件¥5200万158人
四川川崎机器人¥3800万92人

四、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按照“生产型实训基地”标准建设,设备配置对标企业2025技术标准。重点打造:

  •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投资1.2亿)
  • 精密模具数字化工厂(德玛吉五轴机床群)
  • 工业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华为鲲鹏架构)
  • 航空发动机MRO实训平台(CFM56拆解工位)
实训中心核心设备年实训人时
智能制造中心工业机器人32台48,000小时
航空维修基地D级模拟舱4套22,000小时
数字孪生工厂虚拟调试站28个35,000小时

五、专业群建设成效

形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双轮驱动专业集群,其中:

  • 机械装备制造专业群:涵盖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
  • 电子信息专业群: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
  • 现代服务业专业群:跨境电商、工业设计
专业名称省级一流占比1+X证书通过率
工业机器人技术85%92.3%
应用电子技术78%89.6%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82%94.1%

六、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构建“三层六维”教师发展体系:

  • 企业工程师驻校计划(年均60人次)
  • 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年≥40天)
  • 产业教授聘任制度(现聘42名)
  •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获国家级认定3支)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经历要求
教授/副教授38%5年以上行业经验
讲师/工程师47%3年项目经历
企业导师15%高级技师职称

七、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构建“三级孵化”体系:创意工坊→创客空间→产业加速器。近三年培育项目成果:

  • 省级以上双创赛事获奖146项
  • 学生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5%
  • 孵化科技型企业23家(存续率87%)
  • 年技术交易额突破¥2000万
孵化阶段面积规模配套资源
预孵化区1200㎡3D打印/CNC加工
加速区3500㎡投融资对接/法务咨询
产业化基地8000㎡中试生产线/检测认证

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开展职业培训2.3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连续三年保持30%增长。重点服务领域包括:

  • 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年均1200人)
  •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覆盖18家企业)
  • 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技术人员632名)
  • 社区学院建设(托管3个街道继续教育中心)
服务项目年服务量客户满意度
企业员工培训15,200人次96.8%
技能等级鉴定8,300人次98.2%
技术研发服务236项92.5%

该园区通过系统性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职业教育改革的“成都范式”。未来需在跨学科专业重组、国际化标准输出、智慧教育新基建等方面持续突破,为西部职教高地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数据显示,毕业生供需比连续五年保持在1:5.8,用人单位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4.6%,印证了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显著成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04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0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