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荣县职业学校(荣县职校)

四川荣县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唯一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县域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职能。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深化产教融合”为办学理念,开设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等贴合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形成“升学与就业并重”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但受限于县域经济水平,在师资引进、设施投入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整体来看,该校在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发展也受制于资源分配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局限性。

四	川荣县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四川荣县职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2018年迁入新校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教职工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85人。学校设有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6个重点专业群,配备数控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室等23个校内实践场所。

指标 数值 对比(四川省中职平均水平)
校园面积 120亩 80亩
在校生规模 3200人 2500人
生均教学设备值 8500元 7800元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荣县“农业大县、工业强县”定位,重点建设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其中,茶叶专业与峨眉雪芽、竹叶青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实训课占比达60%。2022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填补区域人才缺口。

专业类别 骨干专业数量 省级重点专业 市级重点专业
现代农业类 2 1(茶叶生产) 1(畜牧养殖)
装备制造类 3 0 2(机械加工、数控技术)
信息技术类 1 0 1(电子商务)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通过“校企互聘”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8人,占比20.5%;双师型教师112人,占专业课教师75%。但硕士以上学历仅12人,高层次学历人才引进难度较大。

指标 数值 全国中职均值
高级职称比例 20.5% 18%
双师型教师占比 75% 65%
硕士及以上学历 6.5% 12%

四、就业与升学质量

学校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2%,本地就业占比78%,主要集中于机械制造、农业合作社等领域。2022年高考升学班本科上线率12%,专科上线率85%,但升学学生中仅30%选择返乡就业。

年份 就业率 本地就业比例 对口就业率
2020 91% 76% 68%
2021 93% 77% 71%
2022 92% 78% 70%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与海尔集团、新希望六和等企业共建“厂中校”,推行“1.5+1.5”培养模式(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实践)。2022年订单班覆盖学生占比35%,企业提供奖学金覆盖率达40%。

  • 合作企业类型:制造业(55%)、农业(30%)、服务业(15%)
  • 实训设备来源:企业捐赠设备价值占比40%,政府拨款占比60%
  • 师傅带徒比例:1:8(1名企业师傅带8名学生)

六、教学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智慧农业物联网实验室等现代化场所,但信息化教学覆盖率仅为65%,低于四川省中职75%的平均水平。2023年新增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电子商务、数控加工等专业。

设施类型 数量 生均设备值
实训工位 2500个 8500元/生
多媒体教室 80间 -
数字教学资源 1200GB -

七、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年均孵化项目20余个,带动就业150人。2022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但社会培训收入仅占学校总收入的8%,远低于全国中职15%的平均水平。

  • 技能竞赛获奖:省级以上奖项年均12项,集中在茶艺、农机维修等专业
  • 社区教育覆盖:与12个乡镇合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 技术服务到款额:年均80万元,主要来自企业技术改造合作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学校面临三大核心问题:一是高端产业人才匹配度不足,二是县域经济支撑力有限导致实训成本高,三是师资结构老龄化(45岁以上教师占比40%)。未来计划通过“跨区联合培养”“企业技师驻校”等方式破局,但需突破县域资源壁垒。

四川荣县职业学校作为县域职教标杆,在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就业方面成效显著,但其发展受制于区域经济水平与行业结构。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建设,有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更大突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04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7886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