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学院立足川东北,面向全国,紧密围绕交通运输行业需求,构建了以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机械电子为核心,多专业协同发展的办学体系。作为川内交通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成员,学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色,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表现突出,逐步成为区域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南充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76年成立的南充市交通技工学校,2010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学院始终以“服务交通行业、助力区域发展”为使命,聚焦公路运输、城市轨道、智能建造等领域,形成“交通特色鲜明、专业集群发展”的办学格局。
时间节点 | 发展历程 |
---|---|
1976年 | 成立南充市交通技工学校 |
2010年 | 升格为南充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2015年 | 获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2020年 | 立项“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 |
二、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
学院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28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形成覆盖交通建设、运输服务、智能制造的完整链条。
院校名称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轨道交通类专业数 | 汽车类专业数 |
---|---|---|---|
南充交通职院 | 3 | 2 | 4 |
四川交通职院 | 5 | 3 | 5 |
成都工业学院 | 4 | 1 | 3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教职工45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导师进课堂”等计划,构建校企互通的教学团队。
指标 | 南充交通职院 | 四川交通职院 | 行业平均水平 |
---|---|---|---|
生师比 | 18:1 | 16:1 | 20:1 |
教授占比 | 12% | 18% | 10%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22% | 30% | 18% |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院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与蜀道集团、中铁八局等企业共建“厂中校”12个。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超800人,订单班覆盖率达60%。
合作企业 | 共建项目 | 年接收实习生数 |
---|---|---|
蜀道集团 | 智慧高速实训中心 | 120人 |
吉利汽车 |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 80人 |
中铁隆昌铁路 | 轨道信号模拟系统 | 60人 |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设立“嘉陵江流域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公路养护、农村路网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年培训交通从业人员超3000人次。
年份 |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 技术交易额(万元) | 非学历培训量(人次) |
---|---|---|---|
2021 | 180 | 65 | 2800 |
2022 | 210 | 82 | 3100 |
2023 | 245 | 105 | 3500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78%。2023年获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
就业方向 | 2021届占比 | 2022届占比 | 2023届占比 |
---|---|---|---|
国有企业 | 45% | 50% | 52% |
民营企业 | 35% | 32% | 30% |
专升本 | 18% | 16% | 15% |
自主创业 | 2% | 2% | 3% |
七、校园文化与学生活动
学院打造“交通文化节”“技能比武月”等品牌活动,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现有社团32个,其中“无人机测绘社”“汽车改装俱乐部”等专业类社团占比40%。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文体竞赛奖励76项。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化程度待提升、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挑战。“十四五”期间拟投资2.3亿元建设“智慧交通实训综合体”,重点推进道路无损检测、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专业群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突破。
作为川东北交通类高职教育的重要载体,南充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已形成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服务“交通强省”战略的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