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眉山市一所综合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2006年,依托地方产业优势和政策支持,逐步发展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模式,开设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20余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达5个。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训设施建设,形成“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特色育人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本地产业对接率超70%。硬件方面,学校占地300亩,建有实训大楼、产学研中心等设施,设备总值突破8000万元,与京东、比亚迪等企业共建6个校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格局。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眉山职业技术学校由原眉山工业技校与农业职中合并组建,2018年获批“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楼群、实训中心、学生公寓及标准化运动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00余人,教职工286人,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会计事务等18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入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指标 | 数据 |
---|---|
建校时间 | 2006年 |
校园面积 | 300亩(约20万平方米) |
在校生规模 | 4325人 |
教职工总数 | 286人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5个 |
二、专业设置与教学特色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眉山市“4+3”产业体系(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文旅服务),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例如,数控技术专业与海尔集团共建“智能工厂”实训室,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京东物流实训系统。教学上推行“模块化课程+项目化考核”,学生需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实训室数量 | 合作企业 |
---|---|---|---|
装备制造类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 12间 | 海尔、比亚迪 |
信息技术类 | 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 | 8间 | 京东、华为 |
现代服务类 | 会计事务、旅游服务 | 6间 | 万达嘉华酒店、眉州东坡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学校实施“名师引进+骨干培养”计划,通过高校合作、企业兼职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近五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开发校本教材12本,其中《工业机器人操作实务》被列为区域通用教材。
类别 | 数据 |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32%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5%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41人 |
企业兼职教师数量 | 38人 |
四、就业质量与升学路径
学校构建“就业+升学”双通道体系,与成都、长三角等地2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占比58%,对口就业率82%,平均起薪4200元/月。升学方面,每年约有35%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四川工程职技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部分专业升学率超60%。
五、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包含智能制造车间、电商直播中心、会计实训室等场景化教学空间。其中,与西门子合作的“工业4.0”实训线可模拟智能工厂全流程生产,与京东共建的“校园云仓”年处理订单量超10万单,实现教学与生产一体化。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推行“素质拓展+技能认证”培养模式,学生除毕业证书外,人均获得2.3项职业资格证书。近三年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承接企业新技术培训项目23个。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67项,其中数控铣项目连续三年入围国赛选拔赛。
七、校园文化与管理模式
学校实行“半军事化+学分制”管理,设置早操、晚自习及每周40课时基准量。推行“德育积分银行”制度,将文明行为、志愿服务等纳入考核。校园文化活动以“工匠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为主线,年均举办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40余场。
八、区域优势与发展潜力
作为成渝经济圈与成都都市圈交汇点的职业学校,眉山职技校深度融入“川渝双城经济圈”战略,与重庆江北职教中心、德阳工院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2023年启动“十四五”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新增新能源汽修、智慧农业等专业,预计2025年实现在校生规模5000人目标。
通过多维度对比可见,眉山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适配度、实训资源、就业质量等方面具备显著区域优势,但在师资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与本科院校的贯通培养机制,提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以匹配区域产业升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