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核工业二三技校(四川核工二三技校)

四川核工业二三技校(四川核工二三技校)

四川核工业二三技校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的重点技工院校,自1978年建校以来,始终扎根于西南地区核工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学校依托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构建了以核电安装、核化工技术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学校累计为我国核工业系统输送技术人才超1.2万人,参与国内外30余座核电站建设,被誉为"中国核建技能人才的摇篮"。在2022年人社部组织的国家级重点技校评估中,该校位列全国前20%,其核电设备安装、核级焊接技术等专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四	川核工业二三技校

历史沿革与行业定位

学校前身为第二三建设公司技工学校,2003年经国家人社部批准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作为核工业体系内唯一以"二三"命名的技校,其发展轨迹与我国核电建设进程紧密相连。

发展阶段重要事件行业影响
1978-1999初创期专注核工程基础技能培训参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人才储备
2000-2010扩建为高级技校,开设核电专项专业为秦山二期培养核心施工团队
2011-至今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核电工匠"计划承担"华龙一号"海外项目人才输出

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核能特色+智能建造"双轮驱动的专业体系,下设4个二级学院,开设18个专业方向。核心课程采用"理论+虚拟仿真+实景操作"三维教学模式,其中核岛主系统安装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课程特色取证率
核工程技术核反应堆安装全息模拟教学+1:1实训装置98.7%
智能建造建筑信息建模(BIM)企业真实项目导入教学96.5%
特种作业核级焊工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认证体系92.3%

师资队伍与教研实力

现有教职工23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核工业技术能手15人。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行业资质
理论教师8937.7%高级讲师占比68%
实训导师11247.4%高级技师占比89%
企业兼职教师3514.9%含3名工程院院士

实训基地与硬件配置

学校建有国内首个核岛安装VR实训中心,配备价值2.3亿元的教学设备。其中,1:1还原的华龙一号模拟反应堆舱体,可开展全流程施工训练。

  • 核电安装实训中心:占地8000㎡,含主泵对中、蒸汽发生器安装等实训模块
  • 智能建造实验室:配置BIM5D管理系统、3D打印建筑设备
  • 核级检测中心:拥有γ谱仪、超声波探伤设备等专业仪器
  • 安全体验馆:模拟核辐射泄漏、高空坠落等紧急情景

就业网络与职业发展

学校与中核集团、中广核等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近三年毕业生进入核电系统比例达78.4%。实施"技能等级+学历提升"双通道发展模式。

就业方向合作企业岗位分布起薪区间
核电建设中国核工业二三公司安装工长、质检员8000-12000元/月
设备制造东方电气集团核岛主设备装配6500-10000元/月
运维服务中核运维公司辐射防护监测7000-9500元/月

质量保障与荣誉体系

建立"三阶段递进式"考核制度,学生需通过校内技能认证、企业顶岗考核、行业资格鉴定三重检验。近年来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5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

  • 2018年 获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 2020年 牵头制定《核工业施工技能等级标准》
  • 2022年 承办世界技能大赛核工业赛项选拔赛
  • 2023年 毕业生张某某获"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作为核工业技能人才的核心培养基地,学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核电项目建设,其开发的《海外核电工程标准化施工手册》被翻译成英、法、阿等多语种版本。面对新能源转型趋势,正加快储能技术、核能供热等新兴专业布局。

82%当前,学校正着力打造"数字孪生校园",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工厂、开发AR远程指导系统,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能培养体系。这种将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智能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路径,不仅为核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更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对比维度四川核工业二三技校普通技工院校国外同类院校
核专业覆盖率68%不足5%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