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都匀幼师学校名称(都匀市幼师学校)

都匀市幼儿师范学校(简称“都匀幼师学校”)是贵州省黔南地区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名称变迁与办学定位紧密相关。该校前身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都匀县幼儿师范培训班,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都匀市幼儿师范学校”,明确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发展方向。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名称中“幼儿师范”的定位凸显了专业特色,而“都匀市”则强化了地域服务属性。近年来,学校通过增设五年制大专班、开展校企合作等举措,逐步向综合性幼儿教育人才培养机构转型,但“幼师”核心称谓始终是品牌标识。

从名称演变可见,该校始终围绕“师范性”与“地方性”两大特征,既承担着为基层幼儿园输送师资的责任,又通过灵活学制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其名称中的“都匀市”不仅标注地理坐标,更暗示着对黔南地区民族教育、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作用。在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都匀幼师”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成为区域幼儿教育人才培养的标杆。

一、历史沿革与名称变迁

都匀幼师学校的名称演变折射出其办学定位的调整与教育政策的响应。

阶段 时间范围 名称与性质 关键事件
初创期 1956-1985 都匀县幼儿师范培训班(临时性机构) 培训农村幼教人员,短期速成模式
规范化时期 1986-2000 黔南州幼儿师范学校(中专) 纳入国家建制,开设三年制中专
转型拓展期 2001-2015 都匀市幼儿师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 更名后升格为省级示范校,增设艺术教育专业
高质量发展期 2016-至今 都匀幼师(集团化办学) 联合高职院校开展“3+2”培养,挂牌省级保育实训基地

通过名称与办学模式的联动调整,学校实现了从短期培训到系统化学历教育的跨越,近年更通过集团化办学拓宽服务面向。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对比

都匀幼师学校的专业布局以学前教育为核心,同时拓展关联领域,形成多层次培养体系。

专业类别 中职阶段 高职衔接阶段 拓展方向
学前教育 三年制中专,侧重保教技能 “3+2”大专,增加教育心理学课程 早教指导、特殊教育融合
艺术教育 音乐、舞蹈方向,选修课模块 美术教育(与高校联办),强化数字媒体应用 民族工艺传承、幼儿戏剧创编
现代服务 幼儿营养与健康管理(2020年新增) 托育机构管理(高职阶段),对接行业标准 智慧幼儿园技术维护、亲子活动策划

对比显示,学校从中职基础技能训练逐步转向高职理论深化,新增专业紧贴《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政策需求,体现“师范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对比

都匀幼师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配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指标 2018年 2023年 规划目标(2025)
专任教师总数 87人 122人 150人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12% 28% 40%
双师型教师比例 35% 65% 80%
实训基地数量 3个校内+5个校外 6个校内(含虚拟仿真)+12个校外 8个产教融合基地
数字化资源库容量 未建设 2TB(含课程录像、案例库) 5TB+AI辅助教学系统

数据表明,学校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双师培养、扩建实训场景等措施,显著提升教学实力,尤其数字化资源建设助力教学模式创新。

综上所述,都匀市幼儿师范学校依托“幼师”品牌优势,构建了“中职-高职”贯通的培养体系,在专业设置上兼顾传统师范技能与新兴教育需求,师资与资源升级推动办学水平跃升。其名称中的地域标识与“师范”定位,既体现了服务地方的初心,也为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探索特色路径提供了方向。未来,学校需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幼教研究、深化产教融合,以“都匀幼师”为核心打造区域性幼教人才生态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55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