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师范学校作为川中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2021年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中展现出显著特色。该校以"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定位,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逐步构建起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师范教育体系。当年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传统优势专业录取分数线持续高于省控线15%-20%,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9.7%,较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校地共建"模式与资阳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年度输送基层教育人才占比达63%,有效缓解了川中地区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13年创立的资阳县立女子师范讲习所,历经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改制、新中国成立后中等师范调整、新世纪高校布局优化等阶段,2018年整体迁入雁城新区并升格为专科层次院校。当前定位为"川中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核心阵地",重点服务资阳市及周边县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
时间节点 | 重大变革 | 办学层级 |
---|---|---|
1913-1950 | 初创期女子师范教育 | 中等师范 |
1951-1999 | 公立师范学校规范化建设 | 中等师范 |
2000-2017 | 师范教育转型探索 | 中专+联办大专 |
2018-至今 | 新区搬迁与专科升格 | 高等专科 |
二、师资队伍结构对比
截至2021年9月,学校专任教师总数达32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1.3%,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8.5%。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累计选派87名教师赴中小学开展顶岗实践,聘请23名一线特级教师担任兼职导师。
院校名称 | 专任教师数 | 高级职称占比 | 硕士以上占比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
资阳师范 | 327 | 41.3% | 68.5% | 57.2% |
成都师范 | 582 | 54.1% | 82.3% | 69.8% |
绵阳师范 | 415 | 47.8% | 76.1% | 64.3% |
三、专业设置与特色方向
2021年招生专业维持在15个,重点打造"学前教育+艺术教育"双核心专业群。新增"智慧养老"方向老年教育专业,停招文秘、计算机应用等3个就业率低的专业。与资阳市教育局共建"乡村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开设数学与科学融合教育试验班。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特色方向 | 合作单位 |
---|---|---|---|
教育类 | 学前教育 | 蒙台梭利教育 | 资阳机关幼儿园 |
艺术类 | 音乐教育 | 非遗传承(资阳河川剧) | 资阳市文化馆 |
新兴交叉类 | 数字媒体教育 | AR/VR教学应用 | 华为(成都)研发中心 |
四、人才培养质量分析
当年毕业生1243人,初次就业率91.2%,专业对口率83.7%。教师资格证获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省级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但存在男生比例偏低(全校男女比1:8.3)、理科类专业报考热度不足等问题。
五、教学条件改善情况
2021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520元。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护理实训基地。但校际对比显示,生均图书量(42册)仍低于全省高职高专平均水平(51册)。
六、社会服务效能评估
全年开展国培计划、省培项目17期,培训在职教师2345人次。承接资阳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任务,完成3.2万份试卷命题工作。但横向课题到校经费仅占年度科研总经费的18%,产学研转化效率有待提升。
七、区域竞争优势分析
相较于川内同类院校,该校在川中地区形成三大优势:一是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规模居全省前三;二是川剧非遗传承教育实现校地独家合作;三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标准。但高端人才引进困难,近五年未实现博士引进零的突破。
八、未来发展挑战研判
面临三重压力:其一,出生人口下降导致师范生源持续萎缩,2021年招生计划完成率仅92.7%;其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倒逼学校升格压力增大;其三,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成渝高校虹吸效应加剧人才流失。需加快构建"职教本科+专业硕士"贯通培养体系,深化与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协同发展。
总体而言,四川省资阳市师范学校在2021年展现出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但在办学层次提升、专业结构优化、产教融合深度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强化数字教育技术应用,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方能在新时代师范教育变革中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2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