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23年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3川幼师高专)

2023年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延续了其作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核心基地的地位。学校以“师范性、幼教化”为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持续优化,形成“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的育人模式。当年招生计划覆盖15个省份,录取率稳定在82%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达94.7%,其中超过85%进入幼教系统。学校通过增设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等新专业,深化与成都、绵阳等地幼儿园的定向培养合作,进一步凸显服务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功能。

2	3年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川幼)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江油幼儿师范学校,2015年升格为专科院校。截至2023年,校园占地320亩,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等6个教学单位,开设12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学校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构建了“教育教学—保育保健—艺术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与省内200余家幼儿园建立实习基地。

指标2023年数据对比院校A对比院校B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6800人5200人6100人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2%35%38%
校内外实训基地数量180个120个150个

二、招生与专业布局

2023年学校计划招生2200人,实际录取2153人,报到率97.4%。专业结构中,学前教育占比58%(1247人),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专业占42%。新增“智慧健康养老”专业,聚焦婴幼儿照护方向。对比同类院校,川幼在川内招生占比达76%,省外覆盖云南、贵州等8省,生源质量稳居同类前列。

专业类别2023年招生人数2022年招生人数变化幅度
学前教育1247人1180人+5.7%
早期教育360人320人+12.5%
艺术教育280人250人+12%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412人,其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14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7%。引进幼儿园名师12人参与实践教学,与绵阳市机关幼儿园共建“名师工作室”。生师比16:1,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特色场所,数字资源库涵盖3.2万册电子图书、500门在线课程。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1+X”证书制度,将幼儿照护、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2023年试点“现代学徒制”班级,与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联合培养订单生120人。实践教学占比提升至55%,学生需完成48周幼儿园实习,覆盖托班、亲子园等多元场景。当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技能竞赛获奖47人次。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4.7%,对口率89%。就业区域集中在成都(48%)、绵阳(23%)、重庆(15%)。学校承接“国培计划”项目,培训幼师1200人次;开展“幼教援藏”项目,输送毕业生58人赴甘孜、阿坝地区。与京东合作开发“婴幼儿托育管理”微专业,服务“三孩”政策背景下的行业需求。

六、科研与产教融合

全年立项省级课题9项,市厅级课题23项,横向课题经费突破300万元。与绵阳市教科院共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开发《川渝地区幼儿园课程标准》。校企合作方面,与贝育教育集团共建托育中心,与乐高教育联合开发幼儿STEM课程,技术成果转化收入同比增长40%。

七、学生发展与校园生态

学校设立“卓越幼师培养计划”,选拔10%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如新加坡早教机构研学)。心理健康中心年接待咨询量达1800人次,危机干预成功率100%。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专业特色,举办“幼儿戏剧节”“原创绘本大赛”等品牌活动,学生社团参与率92%。

八、挑战与优化方向

当前面临学前教育专业过热导致生源竞争加剧、县域幼儿园岗位结构性饱和等问题。学校计划拓展老年护理、儿童康复等相关专业,开发“幼教+人工智能”微专业群。2024年拟增加滇黔地区招生计划,探索“中文+幼教”国际化路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需求。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精准定位区域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在幼教人才培养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其“双核驱动”(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幼师短缺问题,但在专业多元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平衡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强化托育服务、儿童发展追踪等新兴方向,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变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18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38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