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学校的学校环境(川幼师校园环境)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川幼师”)坐落于四川省江油市,是西南地区唯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环境集生态性、功能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占地约300亩的校园内绿植覆盖率达70%,建筑布局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川西园林风格。核心区域配备标准化教学楼群、实训中心及艺术场馆,学生生活区采用公寓化管理并配备智能化设施。

四	川幼儿师范高等学校的学校环境

从空间规划来看,教学区与生活区通过景观廊道分隔,形成“教学-实践-生活”三位一体的功能分区。校内建有省级幼教实训基地,涵盖模拟幼儿园、儿童行为观察室等特色场所。生态环境方面,校园内保留原生植被并增设生态湿地,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硬件设施上,智慧教室覆盖率已达85%,图书馆纸质藏书量突破30万册,生均教学资源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整体而言,川幼师的环境建设既注重职业教育场景的实用性,又兼顾人文素养培育的浸润性,通过多层次的空间设计与资源整合,构建了支撑幼儿教师培养的立体化教育生态系统。

一、校园基础设施配置

川幼师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教学-实践-生活”三角布局为核心,形成功能明确的三大区域。教学区包含4栋现代化教学楼,其中3号楼为智慧教室示范楼,配备交互式触屏设备及AI教学分析系统。实训中心占地1.2万平方米,设有早教仿真实验室、儿童心理评估室等专业场所,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

项目川幼师A省幼师B市幼专
占地面积300亩(含湿地公园)220亩260亩
智慧教室比例85%60%70%
实训设备总值6000万元4500万元5200万元

二、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学校构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现有教职工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达4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68%。重点建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特色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被立项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指标川幼师A省幼师B市幼专
师生比1:121:151:14
省级教学团队3个1个2个
校企合作单位86家52家68家

三、学生生活服务系统

学生公寓按四人间标准建造,配备独立卫浴、空调及智能水电管理系统。餐饮中心引入“明厨亮灶”工程,设置八大菜系窗口并开通线上订餐服务。体育设施包含标准田径场、室内恒温游泳馆及幼儿体适能训练专区。

类别川幼师A省幼师B市幼专
宿舍类型四人间(智能管控)六人间(普通)四人间(分控空调)
食堂数量3个(含清真窗口)2个2个
运动场地面积2.5万㎡1.8万㎡2.0万㎡

四、生态环境与绿化建设

校园绿化遵循“海绵城市”理念,采用透水铺装材料覆盖主要道路。核心景观区“童梦湖”占地15亩,配套建设生态监测站,实时公示空气质量数据。植物群落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春花-夏荫-秋叶-冬枝”的季相景观。

五、信息化教学环境

学校建成“三网融合”智慧校园,部署5G基站6处,实现教学区万兆网络覆盖。开发“幼师云课堂”平台,累计上线优质慕课资源2300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覆盖全部主干课程。

六、文化育人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空间采用主题式营造策略,设置“川幼师记忆长廊”展示校史沿革,打造“儿童文学创作园”激发创新思维。定期举办“蜀韵童声”戏剧节、“稚绘天府”美术展等品牌活动,形成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

七、交通与区位优势

学校距江油火车站直线距离3公里,成绵乐城际铁路江油站开通后实现1小时直达成都。校内设公交首末站,6条公交线路覆盖周边社区。与绵阳南郊机场建立通勤班车机制,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

八、安全管理体系

安防系统采用“三防一体化”设计,视频监控点位达800个,人脸识别覆盖率90%以上。建立“校-院-班”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开展防震、消防综合演练。医疗中心配备CT机等专业设备,与三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川幼师通过系统性环境建设,实现了职业教育功能与人文生态价值的有机统一。其“教学空间专业化、生活空间人本化、生态空间景观化”的营造理念,不仅为幼儿教师培养提供了优质载体,更塑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职业教育校园环境范式。随着智慧校园二期工程的推进,学校将持续优化空间效能,强化产教融合场景建设,为西部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强环境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24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5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