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师范学校是川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历史可追溯至1904年创办的广元官立师范学堂,历经百年发展,现已形成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坐落于女皇故里广元市利州区,占地约3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近5000人,教职工总数逾300人。作为川陕甘结合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院校,该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等15个师范类专业的完整体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共建”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清末设立的广元官立师范学堂,1950年更名为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广元师范学校,1956年定现名并延续至今。2018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后,明确“立足广元、辐射川陕甘”的区域性师范院校定位,重点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二、地理环境与硬件设施
对比维度 | 广元师范学校 | 四川幼专 | 西昌民族幼专 |
---|---|---|---|
占地面积 | 300亩 | 450亩 | 280亩 |
图书馆藏书量 | 45万册 | 68万册 | 32万册 |
实训室数量 | 68个 | 92个 | 55个 |
学校配备智慧教室78间、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建有川北首个幼儿行为观察实验室。相较于同类院校,其生均教学设备值达1.2万元,处于区域中等水平。
三、学科专业布局
专业类别 | 广元师范 | 绵阳师专 | 达州幼专 |
---|---|---|---|
师范类专业占比 | 85% | 72% | 91%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3个 | 5个 | 2个 |
非师范专业数量 | 4个 | 8个 | 1个 |
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特色专业,其中语文教育专业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但理工类学科布局相对薄弱。
四、师资队伍结构
指标 | 广元师范 | 行业均值 |
---|---|---|
高级职称占比 | 38% | 42% |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 65% | 58%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41% | 35% |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但正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省内一流师范院校低10个百分点。
五、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1+X”证书制度,与广元市32所中小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数据显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率达78%,较三年前提升40个百分点。
六、学生规模与质量
指标 | 广元师范 | 川北幼专 |
---|---|---|
全日制在校生 | 4892人 | 6731人 |
年度科研立项 | 86项 | 124项 |
专升本率 | 18% | 25% |
生源质量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三位,但横向科研项目数量仅为四川师范大学的12%。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教师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国培计划项目23个。与广元市教育局共建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累计完成校本课程开发147项。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 学科单一化问题突出,工科专业缺口率达100%
- 高端人才引进困难,近三年博士引进完成率仅54%
- 科研成果转化不足,横向课题经费占比低于15%
- 数字化转型滞后,智慧校园建设进度较规划延迟23%
未来拟通过建设“秦巴山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等举措突破发展瓶颈。
作为区域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的核心力量,四川广元师范学校在师范教育领域形成了显著特色,但在学科多元化、科研创新等方面仍需加速突破。其发展路径既体现了地方院校服务区域需求的使命担当,也折射出新时代师范教育转型的共性挑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