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乐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乐山中师)

乐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教育改革浪潮中成立的师范类教育机构。作为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校以“师范性与职业性融合”为核心,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多元专业体系,形成“升学有优势、就业有能力”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成果创新、学生发展路径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尤其在川南地区基础教育人才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

乐	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

从硬件设施来看,学校占地约120亩,拥有现代化实训楼、多功能艺术展厅及标准化运动场馆,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配备智能交互系统、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先进设施。软件层面,校级课题年均立项数达20项,师生共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超50人次,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横向对比川内同类院校,乐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在师范类专业细分度、校企合作深度、升学就业平衡性等方面表现突出。例如,其学前教育专业细分方向数量高于省内80%同类学校,与地方政府、幼儿园共建的“订单班”覆盖率达65%,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然而,在专业拓展广度、国际交流项目等维度,仍与成都、绵阳等地头部院校存在差距。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乐山初级师范学校,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8年被评定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办学定位始终聚焦“服务基础教育、培养双优师资”,既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又为城乡幼儿园、中小学输送合格教师。

关键指标乐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宜宾某师范学校内江某职教中心
建校时间1958年1965年1983年
省级示范校认定时间2018年2015年2020年
核心定位师范教育+职业技术并重单一师范培养综合职业技能培训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设计),形成“师范教育为主体,艺术与信息技术协同”的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架构,例如学前教育专业设置“幼儿健康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等12门特色选修课。

专业类别乐山中等师范南充师范学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类专业占比75%90%40%
校企合作专业数8个3个15个
证书考取覆盖专业全部专业仅师范类选择性覆盖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4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校本教材开发团队完成《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等14部特色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库包含360小时精品课程视频、200个虚拟仿真实训项目。

四、学生发展路径分析

近三年毕业生去向呈现“升学就业双轨并行”特征:选择对口高考的学生中,本科上线率72%,主要升入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院校;直接就业群体中,83%进入教育机构工作,平均试用期薪资3800元/月。另有5%学生通过“中德诺浩”等国际合作项目赴欧洲深造。

发展维度2021届2022届2023届
对口高考本科上线率65%70%72%
直接就业专业对口率78%82%85%
升学就业比例5.2:4.84.5:5.54.2:5.8

五、教学成果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开发《幼儿园一日活动标准化流程》等行业标准3项。承接国培计划、川渝幼教骨干研修等项目,年培训规模超2000人次。与乐山市32所幼儿园建立“产学研”联盟,输出顶岗实习生年均400人。

六、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累计超2000万元,建成智慧教室45间、虚拟仿真实训室8个。图书馆藏书量15万册,其中师范教育类文献占比45%。学生公寓配备独立卫浴、空调及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生均教学面积达18.6平方米。

七、区域竞争力对比

在川南地区中等师范院校中,该校综合实力稳居前三。相较于自贡、眉山等地同类学校,其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迭代速度快,近三年新增早期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前沿专业;二是产教融合深度,与腾讯云计算、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三是国际化水平较高,与德国F+U教育机构合作开展IHK职业资格认证。

八、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其一,师范类专业招生受综合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挤压;其二,县域经济波动影响就业质量;其三,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尚未完全覆盖老年教师群体。未来拟通过“三个转型”破局——从传统师范向智慧教育转型,从单一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从区域服务向跨省协同转型。

作为扎根嘉州大地六十余载的师范名校,乐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树人育才”的校训精神,在师范教育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其“立足川南、辐射成渝”的战略布局,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随着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强化,学校正通过深化“三教改革”、构建“中高本贯通”培养体系,探索新时代中等师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76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