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等师范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历经百年发展积淀,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核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成都市教育资源集群优势,构建了"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毕业生在川内基础教育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据2023年数据显示,该校师范类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2.7%,在四川省中等师范院校中位列前三。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13年创办的川西师范传习所,历经七次重大改制,2008年定名为现校名。作为成都市属公办中等师范学校,现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6个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3200人左右。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办学层次 |
---|---|---|
1913-1949 | 川西师范传习所→四川省立成都师范学校 | 初级师范 |
1950-1999 | 改制为中等专业学校,增设音体美专业 | 中等师范 |
2000-2023 | 整合幼师、特教资源,升格为省级示范校 | 专科层次师范教育 |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2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8.4%,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3%。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本教材开发覆盖率达82%。
指标项 | 成都中等师范 | 重庆师范学校 | 西安师范学校 |
---|---|---|---|
高级职称占比 | 18.4% | 15.2% | 20.1% |
硕士以上学历 | 65.3% | 58.7% | 62.4% |
生师比 | 14:1 | 16:1 | 15:1 |
三、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实行"2+1+1"分段培养:前两年夯实学科基础,第三年进行专业分化,第四年开展顶岗实习。特色课程包含教育戏剧、创客教育等前沿模块。
- 核心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实务
- 特色课程:川剧艺术传承、非遗手工制作、智慧课堂技术
- 实践课程:教育见习(320学时)、教学实训(180学时)
四、学生发展质量分析
近五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4%以上,2023届学生首次参加教师公招考试入围率达47.6%。
评价维度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教师资格证通过率 | 93.2% | 94.5% | 95.1% |
专升本录取率 | 28.7% | 31.4% | 34.2% |
技能竞赛获奖 | 省级12项 | 省级15项 | 省级18项 |
五、校园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占地18.7公顷的新校区配备微格教室28间、智慧教室覆盖率达75%。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年均增长25%。
- 实训中心:幼儿园情景模拟室、特殊教育评估室
- 数字资源:在线课程平台注册用户突破8000人
- 产教融合:与32所中小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年毕业生进入公办学校的占比达78.9%,其中成都市主城区优质学校录用比例连续三年超60%。
就业去向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公办学校 | 75.3% | 77.8% | 78.9% |
民办教育机构 | 14.7% | 12.2% | 11.5% |
继续升学 | 10.0% | 9.9% | 9.4% |
七、竞争优势与区域影响
作为四川省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校,其"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被省教育厅列为典型经验。近三年承担国培计划项目12项,培训基层教师超3000人次。
- 特色项目:民族地区双语师资定向培养计划
- 品牌活动:西部基础教育创新论坛(年参会超2000人)
- 社会服务:建立乡村教师成长档案库,覆盖川内83个县区
八、面临挑战与发展策略
在教师教育大学化趋势下,学校正推进"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改革。2024年将启动"人工智能+师范教育"创新实验班,计划与电子科大等高校共建课程资源。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新要求,学校着力强化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近三年教师出版专著17部,获省级教改课题立项23项。通过建立"教学-研究-实践"共同体,持续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6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