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泸州师范学校是几本(泸州师范学校批次)

<strong class="jv-strong-01">泸州师范学校是几本</strong>?深度解析与报考指南

关于“泸州师范学校是几本”的问题,需结合其办学层次、招生批次及区域政策综合判断。该校前身为1902年创建的川南经纬学堂,历经多次更名与改制,2006年整体迁至泸州市并更名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泸州师范大学(暂定名)。目前,该校在四川省内普通类文理专业主要通过本科二批招生,艺术体育类专业则采用提前批或专科批次录取。值得注意的是,其招生批次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以二本为主,而在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部分专业需达到一本线。这种差异源于各省对“本科批次合并”政策的执行进度不同,例如四川省自2015年起取消三本批次,将原二本与三本合并为“本科二批”,导致部分院校实际录取线接近一本。

泸	州师范学校是几本

一、学校性质与定位分析

泸州师范学校现为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隶属四川省教育厅管理。根据教育部2023年高校名单,该校代码为14066,拥有文学、教育学、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开设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8个本科专业。其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师范大学”,重点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这与成都师范大学(省属重点)、西华师范大学(老牌师范)形成差异化竞争。

院校名称办学层次硕士点数量国家级特色专业
泸州师范大学本科0
西华师范大学本科18教育学、汉语言文学
成都师范大学本科5小学教育、英语

数据显示,该校在学科建设上仍处于积累阶段,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区域内成熟师范院校存在代际差距。但其“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双轮驱动模式,在川南地区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录取分数线常年位居前三。

二、招生计划与批次演变

该校2015年前长期以专科身份招生,2016年首次在四川投放本科计划,当年本科专业仅占招生总量的15%。随着202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其本科计划占比已提升至82%,但在不同省份的批次划分呈现显著差异:

年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2018专科批专科批二本B类二本预科
2021本科二批本科二批本科二批本科二批
2023本科二批(部分专业超一本线)本科二批本科二批本科二批

这种演变反映其办学实力的提升,但需注意在河南、安徽等未完全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该校仍被划入“二本院校”范畴。例如2023年在河南省文科录取最低分523分(二本线474),理科489分(二本线409),均超过当地二本线40分以上,显示其实际竞争力已接近一本院校。

三、专业录取分数线对比

以2023年四川省录取数据为例,该校王牌专业录取线已逼近省属重点大学标准:

专业名称省控线实际录取线超线幅度
汉语言文学458512+54
数学与应用数学433497+64
学前教育458509+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33481+48

对比同批次其他院校,该校师范类专业录取分高于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等同类院校10-20分,但低于西华师范大学约30分。非师范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因校企合作项目(与华为共建ICT学院)受到热捧,录取线反超部分本地老牌二本院校。这种“师范强、工科新”的格局,使其在特定领域形成局部优势。

四、区域招生政策差异

该校在西南地区实施“倾斜性招生策略”,在云南、贵州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省份投放更多计划。以2023年为例:

省份招生计划数一本线上人数占比实际报到率
四川280012%98%
云南3505%95%
贵州2008%97%
河南15025%92%

在河南等人口大省,该校通过“高收费中外合作项目”吸引优质生源,实际录取分接近当地一本线。这种跨区域策略既保证了生源质量,又缓解了本地计划竞争压力。但需注意,其在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专项计划仍按二本批次执行,形成“一校多批次”的复杂格局。

五、学科建设与评估现状

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该校在师范类院校中位列第88位,与淮南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接近。其学科建设呈现“两极分化”特征:

学科类别省级一流专业数校级重点学科生师比
师范教育类81215:1
工科类2325:1
文科类5818:1

数据显示,师范类专业获得更多资源倾斜,但理工科师资短缺问题突出。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校教育学获得C-评级,与绵阳师范学院持平,但低于西华师范大学(B-)。这种学科布局导致其综合竞争力受限,在考研升学率(约12%)、教师资格证通过率(85%)等关键指标上,与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仍存在明显差距。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

该校2023届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比例达67%,其中83%服务于川南地区县域中小学。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其毕业生在教学技能(评分4.3/5)、班级管理(4.1/5)方面表现突出,但教育科研能力(3.5/5)较弱。薪酬方面,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3800元,在川内二本院校中处于中等水平:

院校名称平均起薪体制内就业率3年内离职率
泸州师范大学380072%28%
西华师范大学420085%19%
绵阳师范学院360068%35%

市场认可度调查显示,川内中小学对其毕业生评价高于民办院校但低于老牌师范。这种“性价比优势”使其在公招考试中具备竞争力,但限制了向更高平台发展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其非师范专业转型困难,计算机、电商等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不足40%,多流向小微企业或自主创业。

七、升学通道与深造路径

该校本科毕业生升学以省内院校为主,2023年考研成功率分布如下:

目标院校层级录取比例热门专业
省内重点大学(川师大、西华师大)65%学科教学、教育管理
省外普通高校(如安庆师大、天水师大)22%文学、理学基础学科
境外院校(东南亚为主)3%商科、教育学

由于缺乏硕士点,该校推行“3+1+2”本硕贯通培养模式,与西华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每年输送5%优秀毕业生进入其教育硕士项目。这种“借船出海”策略虽拓宽了深造渠道,但也暴露出自身研究生教育的空白。对于志在学术的学生,往往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如跨校选修课程、参与导师课题)来弥补短板。

按照《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该校将在2025年前完成“申硕”核心指标建设,重点打造“长江上游教师教育高地”。其发展瓶颈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不足30%,远低于本科院校40%的平均水平;二是科研经费年均仅0.8亿元,相当于成都师范学院的1/3;三是校园面积仅800亩,制约理工科实验设备升级。若能在2025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其招生批次有望在四川等合并本科省份提升至“一本区域”,但短期内在未合并批次省份仍将维持二本定位。这种“渐进式升级”路径,既需要地方政府持续投入,也依赖自身在师范教育领域的特色化突破。

对于考生而言,选择泸州师范大学需权衡多重因素:若以“稳定入编”为目标,其师范专业在川南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若追求学术深造,则需做好跨校考研的准备;对于非师范专业学生,建议优先考虑其校企合作项目以提升就业含金量。总体而言,该校正处于“专科痕迹淡化、本科内涵深化”的关键期,属于典型的“区域性二本强校”,其发展轨迹将为同类院校提供重要参考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834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83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