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作为一所省属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始终秉持“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构建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支持。该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兼顾学业激励与经济扶助,形成了国家资助、地方政府支持、学校配套、社会捐赠的多层次保障网络。在奖学金方面,既涵盖国家级、省级荣誉性奖励,也设立校级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则包含无偿资助、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精准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该校奖助体系的特点在于:一是突出民族教育特色,设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专项资助;二是注重学业与综合素质并重,部分奖项设置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等评价维度;三是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每年根据政策变化优化评审流程。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通过“绿色通道”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后续通过“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体系实现全过程帮扶。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学生经济压力,促进教育公平,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一、国家级奖学金与助学金
国家层面设立的奖助项目是贵州民族大学资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覆盖广、标准统一的特点。
- 国家奖学金:面向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每年评选约30人,额度为8000元/人,要求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前10%且专业成绩位列前茅。
- 国家励志奖学金: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资助标准为5000元/年,获奖比例约占在校生的3%,需提交贫困证明并通过班级评议。
- 国家助学金:分三档实施,一等助学金4500元/年,二等3300元/年,三等2000元/年,覆盖约28%在校生,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二、省级专项奖助项目
贵州省结合地方实际设立的特色资助项目,体现对民族院校的政策倾斜。
- 贵州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每年15个名额,奖金6000元,由省教育厅直接拨付。
- 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计划:专项资助苗族、布依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学生,每年资助200人,标准为3000元/人,需通过民族语言测试。
-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毕业后赴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满3年的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最高年补偿8000元。
三、校级奖学金体系
学校自主设立的奖学金注重多元化评价,包含以下主要类型:
- 校长特别奖学金:该校最高荣誉奖学金,每年评选5人,奖金1万元,授予在学术竞赛、创新创业等领域有突出贡献者。
- 专业学习奖学金:覆盖各年级前15%学生,分特等(3000元)、一等(2000元)、二等(1000元)三个等级。
- 科研创新奖学金: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获得发明专利的学生给予2000-5000元奖励。
- 文体活动奖学金:在省级以上文艺、体育赛事获奖者可申请,最高奖励8000元。
四、社会捐赠类奖助金
由企业、基金会及校友设立的专项资助,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 茅台奖学金:贵州茅台集团设立,每年资助50名酿酒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额度8000元/人。
- 华桥助学金:面向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生,连续资助4年,每年5000元,含实习推荐机会。
- 校友励学基金:由校友会管理,采用“一帮一”模式,目前已结对资助127名特困生。
五、特殊群体资助政策
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专项帮扶措施:
-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对复学或考入的退伍士兵实行学费减免,最高1.2万元/年,另发生活补助。
- 残疾学生助学计划:全额补贴住宿费,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配备学业帮扶导师。
- 突发困难应急救助:设立100万元专项基金,对遭受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学生给予2000-20000元临时补助。
六、勤工助学与助学贷款
通过劳动报酬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补充性资助方式:
- 校内勤工助学:年均提供600个岗位,包括教学助理、图书馆管理员等,报酬12-15元/小时。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作银行提供最高12000元/年的低息贷款,在校期间财政全额贴息。
-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通过校学生资助中心办理,贷款期限最长22年,利率按央行基准利率执行。
七、少数民族特色资助
体现学校办学定位的民族专项支持政策:
- 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奖学金:对熟练掌握苗文、彝文等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给予2000元奖励。
- 少数民族特困生补助:西藏、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可额外享受每月300元生活补贴。
- 民族技艺传习资助:参与银饰、蜡染等非遗技艺学习的学员,材料费全额报销并发放实践津贴。
八、评选发放流程与注意事项
学校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政策落地:
- 实行“三级评审两级公示”制度,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各环节留痕。
- 采用“一卡通”系统集中发放,奖学金原则上于每年11月30日前完成拨付。
- 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对获得资助后出现挂科、违纪等情况的学生暂停或追回资金。
- 设立监督电话和邮箱,对投诉问题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九、政策衔接与组合福利
不同奖助项目的协同使用规则:
- 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可兼得,但均可与助学金叠加。
- 社会捐赠类助学金原则上不同时享受两项,特殊情况需经资助方同意。
- 勤工助学收入不计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收入统计范围。
- 获得学费减免的学生仍可申请生活类补助项目。
贵州民族大学通过不断完善奖助体系,已形成“普惠+特惠”、“奖励+帮扶”的双轨制模式。2022-2023学年,该校各类奖助金总支出达4300万元,受益学生超过1.2万人次。在具体实施中,注重将经济资助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例如要求获奖学生参与公益服务小时数不低于20小时/年。这种制度设计既缓解了学生经济压力,又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对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