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江城建院校训历史)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校训的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校训是"明德、精业、笃行、创新",这八个字凝聚了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与精神追求。校训不仅是对学生的勉励,更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文化积淀。"明德"强调道德修养,倡导学生以德立身;"精业"突出专业技能,呼应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笃行"注重行动力,鼓励知行合一;"创新"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办学精神。校训的形成与学院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既传承了传统教育思想,又融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其历史可追溯至学院的创建初期,随着办学定位的逐步明晰,校训最终确定为现在的表述,成为全院师生的共同价值准则。

江	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历史背景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最初以培养城乡建设领域的技术人才为目标。学院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建筑、环保、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的高职院校。在数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校训的提出与完善,正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结晶。

  • 初创阶段:学院早期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校训雏形侧重"勤奋、务实"等朴素理念。
  • 转型时期:随着升格为高职院校,校训内涵逐步丰富,加入"创新""精业"等现代职教元素。
  • 定型阶段:2010年后,校训正式确定为"明德、精业、笃行、创新",并纳入学院章程。

校训"明德、精业、笃行、创新"的逐条解析

明德: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德育为先。学院通过思政课程、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精业:体现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即专业技能的精湛。学院以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笃行: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倡导学以致用。学院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如乡村建设规划、环保技术推广等。

创新:呼应时代需求,学院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科研项目孵化等途径,激发师生的创造性思维。

校训与学院办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校训不仅是口号,更渗透到学院各项工作中:

  • 课程体系:将"明德"融入通识教育,开设传统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程;"精业"对应模块化专业课程,如BIM技术、绿色建筑等。
  • 师资建设:教师考核中注重"笃行"指标,要求参与企业实践;"创新"成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
  • 学生活动:设立"精业奖学金",举办"创新工坊"等品牌活动,形成校训践行的长效机制。

校训的历史演进与文化渊源

校训的定型经历了三个阶段:

  • 1980-1990年代:以"团结、勤奋、求实"为主,反映早期职业教育的特点。
  • 2000-2010年代:加入"创新""服务"等词,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 2012年至今: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最终形成现有校训。

文化渊源上,"明德""笃行"继承儒家思想,"精业""创新"则吸收德国"双元制"等国际职教理念,体现中西融合的特色。

校训对师生发展的实际影响

调查显示,校训对师生行为导向作用显著:

  • 学生层面:90%的毕业生认为校训强化了职业认同感,尤其在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中体现明显。
  • 教师层面:教研团队以"创新"为驱动力,近五年获国家专利20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增长300%。
  • 社会反馈:用人单位评价学院学生"技能扎实(精业)、作风踏实(笃行)"的比例达85%。

校训在校园文化中的具象化表达

学院通过多样化载体弘扬校训精神:

  • 物质文化:校训石、文化长廊、实训室标语等构成可视化体系。
  • 制度文化:将校训要求写入学生手册,与学分挂钩。
  • 行为文化:开展"明德大讲堂""创新科技节"等特色活动。

校训与行业需求的动态适配

随着建筑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学院对校训的诠释不断深化:

  • 精业内涵扩展至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等新技术领域。
  • 创新侧重跨界融合,如建筑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
  • 2023年增设"双碳"相关专业,体现校训的时代适应性。

校训的传承与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校训传承面临两大课题:

  • 价值观多元化:如何通过校训凝聚"00后"学生的共识。
  • 技术快速迭代:平衡"精业"的传统技艺与数字化技能培养。

学院近年通过"校训+"模式(如校训与课程思政结合、校训与企业文化对接)探索解决方案。

校训的比较研究与特色总结

与同类院校相比,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校训的独特性在于:

  • 行业属性鲜明:如"精业"直接对标建筑行业高标准。
  • 层次递进清晰:从品德到能力再到行动与突破,形成完整链条。
  • 可操作性强:各条目均有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实施路径。

校训未来发展的展望

面向"十四五",校训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 数字化赋能: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强化"精业"训练。
  • 国际化拓展:在"一带一路"项目中践行"笃行"精神。
  • 生态化延伸:将"创新"聚焦绿色建筑技术研发。

江	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通过校训的持续实践,学院将进一步巩固在全国城乡建设类高职院校中的标杆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83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78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