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大连民族大学奖学金评定细则是怎样的(大连民大奖学金细则)

关于大连民族大学奖学金评定细则的综合评述大连民族大学作为一所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其奖学金评定工作不仅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重要机制,更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该校的奖学金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层次化、规范化的显著特点,旨在覆盖不同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的学生群体。总体而言,其评定细则构建了一个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测评为核心、以思想政治表现为导向的综合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既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业成果,也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的日常表现。评定过程通常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涉及学生个人申报、班级或专业评议、学院初审公示、学校终审批准等多个严谨环节,以确保评定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深入理解这套细则,对于在校生明确努力方向、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争取荣誉与资助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下文将对该评定细则的各个方面进行详尽剖析。大连民族大学奖学金评定细则的体系框架与基本原则

大连民族大学的奖学金体系是一个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的有机整体。从设立主体和目的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 国家类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额度高,荣誉性强,是学生学业成就的最高标志之一。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兼具奖励与资助双重属性。
  • 学校类奖学金:这是由学校自有资金设立的主体部分,覆盖面最广。通常包括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设有一等、二等、三等,比例和金额逐级递减)、单项奖学金(如学习进步奖、科技创新奖、文体活动奖、社会实践奖等)、以及针对特定群体或目标的专项奖学金。
  • 社会类奖学金: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学校设立,如“某某企业奖学金”、“某某校友奖学金”等。这类奖学金的评定条件可能会结合设奖单位的特定要求,但核心标准仍与学校总体原则保持一致。

无论何种类型的奖学金,其评定工作都遵循着一些共通的基本原则: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道德品质作为评定的首要前提。申请者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品行端正。凡是在评定学年内有违纪处分记录者,通常不具备参评资格。
  •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这是确保奖学金评定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生命线。“公平”意味着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都有平等的申请机会;“公正”要求评定标准和程序科学合理,执行过程不偏不倚;“公开”则要求评定的政策、名额、程序、结果等关键信息及时向全体学生公示,接受广泛监督。
  • 综合评价,注重实绩原则:打破“唯分数论”,建立以学业成绩为基础,兼顾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 动态竞争,择优评选原则:奖学金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按学年或学期进行动态评定。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真正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评定核心依据: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

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是大连民族大学奖学金评定的两大核心量化依据,两者通常按照一定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形成学生的最终排名。


一、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指标,是奖学金评定的基石。其计算通常基于学生在评定学年内所修所有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首次考核成绩。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 平均学分绩点(GPA):这是国际通行的学业评价标准,能更科学地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和难度。课程成绩与绩点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如90-100分对应4.0绩点,80-89分对应3.0绩点等)。平均学分绩点 = ∑(课程学分 × 所得绩点) / ∑课程学分。
  • 加权平均分:部分情况下也可能采用加权平均分作为参考,即 ∑(课程成绩 × 课程学分) / ∑课程学分。

评定细则通常会设定学业成绩的最低门槛。
例如,申请一等奖学金,其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或加权平均分需达到较高水平(如3.5以上或85分以上),且原则上不允许有不及格课程。对于国家奖学金等顶级奖项,学业成绩要求往往更为严格,通常要求成绩排名位于专业或班级前茅(如前10%)。


二、综合素质测评

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量化评估,是奖学金评定实现“综合评价”的关键。测评体系一般包含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具体指标并赋予相应分值。常见的模块包括:

  • 思想品德素质模块:主要考察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修养、集体观念、遵纪守法、劳动观念、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情况。通常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学生代表等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议打分。
  • 身心素质模块:考察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达标情况)和心理素质(如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
  • 能力素质模块:这是加分项最集中的部分,旨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主要包括:
    • 科技创新能力:参加学科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根据赛事级别和获奖等级给予不同分值加分。
    • 组织管理能力:担任学生干部(校、院、班级、社团等),根据任职岗位、履职情况和考核结果加分。
    • 文体艺术能力:在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类竞赛中获奖,或积极参与重要文体活动并表现突出。
    • 其他技能:如获得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综合素质测评总分由基础分和附加分构成,最终的综合排名分计算公式通常为:综合排名分 = 学业成绩分 × 权重A + 综合素质测评分 × 权重B(例如,权重A为70%,权重B为30%)。具体的权重比例、加分细则由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在学校总框架下制定实施细则。

评定流程与组织实施

大连民族大学奖学金评定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组织流程,以确保过程的严谨和结果的公正。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1.启动与宣传

每学年开学后,学生工作处或相关部门会发布本学年奖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明确评定范围、种类、名额分配、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各学院、班级需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评定文件,确保每位学生了解政策。


2.个人申报与材料准备

符合条件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班级或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成绩单、获奖证书、科研成果证明、社会实践鉴定等。诚实守信是基本要求,严禁弄虚作假。


3.班级或专业初评

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评议小组(通常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学生代表组成),对申请者的资格和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结果,进行初步核算和排序,提出推荐名单。此过程往往需要公开进行陈述或公示初步结果。


4.学院初审与公示

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辅导员、教师代表组成的奖学金评审工作组,对各班级上报的推荐名单和材料进行复核、审查,综合考虑名额分配和整体情况,确定学院层面的拟获奖学生名单。名单将在学院范围内进行为期数日的公示,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对于公示期间收到的异议,评审工作组需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出处理。


5.学校复审与批准

公示无异议后,学院将评审结果及相关材料报送学校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处会同教务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对全校申报材料进行最终审核,尤其对国家奖学金等高级别奖项进行重点审核。审核无误后,报请学校领导批准,最终形成全校的奖学金获奖名单。


6.表彰与奖金发放

学校会通过举行颁奖典礼、发布光荣榜等形式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奖学金奖金通常由财务处直接发放至学生的个人银行账户。

特殊情况与注意事项

在评定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和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 转专业学生:通常规定转专业学生在评定学年内,其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由新转入学院负责评定,但具体操作细则(如课程成绩如何折算)会有明确说明。
  • 交流生:赴国(境)内外高校交流学习的学生,其在交流期间取得的成绩需经学校教务处认定,并纳入评定体系。
  • 少数民族学生与政策倾斜:作为民族院校,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可能会在部分奖项的评定上,对少数民族学生或来自特定地区的学生给予适当考虑,以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政策的关怀。
  • 一票否决项:除了前述的违纪处分外,如发现申请者在学术上存在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或在综合素质测评中提供虚假材料,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当年乃至后续学年的参评资格,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 申诉机制:为保障学生权益,学校会设立申诉渠道。学生对评定结果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按规定程序向学院或学校评审机构提出书面申诉,评审机构需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

大连民族大学的奖学金评定细则是一个系统、严谨且不断优化的制度设计。它不仅是资源分配的工具,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引导手段,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激励,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每一位大连民族大学的学子而言,深入研读并积极践行这些细则要求,是大学生涯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437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2.1376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