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铁门关职院校训)

综合评述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作为其精神旗帜与育人核心,深刻植根于学院所处的独特地理人文环境与时代使命之中。它并非孤立的口号,而是对学院办学定位、价值追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炼概括与集中体现。要详细阐述这一校训,必须将其置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这一宏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解读。兵团所承载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基因,以及“屯垦戍边”的职责,为校训注入了鲜明的红色底蕴与实干精神。
于此同时呢,作为一所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必然紧密契合职业教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
因此,对该校训的阐述,需要从字面释义、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教育实践以及对师生行为的导向作用等多个维度展开,揭示其如何将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融为一体,成为引领学院师生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阐述不仅是对文字本身的解释,更是对一所年轻学院精神品格与未来愿景的深度挖掘和系统呈现。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度解读与时代价值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屹立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英雄之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这座城市以“铁门关”为名,本身就蕴含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毅与担当精神。学院的校训,正是这种地理标识与兵团精神、职业教育使命相互交融的结晶。它简短有力,意蕴深远,是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学院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深入探究其内涵,对于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把握其人才培养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 校训的文本确立与核心表述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经过精心提炼与广泛共识,最终确定为:“厚德强技,笃学力行”。这八个字,结构工整,对仗严谨,分别从品德修养、专业技能、学习态度和实践行动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相互支撑的育人体系。

  •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深厚的德行,是立人之本。它要求师生崇尚美德,宽厚仁爱,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 强技:直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核心特征。“技”即技术、技能。强调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成为所在领域的能工巧匠。
  • 笃学:意为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学习。源自《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强调学习需要专注、恒心和深厚的兴趣,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 力行:意为努力实践,身体力行。出自《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强调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提升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这八个字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闭环:以“厚德”为根基,以“强技”为目标,通过“笃学”这一途径,最终落实到“力行”这一关键环节。它清晰地指明了学院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既要有高尚的品德,又要有精湛的技艺;既要善于学习思考,又要勇于实干担当。


二、 校训植根的深厚地域与文化背景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其所处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的独特环境密不可分。这片土地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丰富的文化基因。

兵团精神的深刻烙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成立以来,在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忠诚、担当、奋斗和实干。“厚德强技,笃学力行”的校训,正是兵团精神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和生动体现。“厚德”包含了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强技”与“力行”则直接呼应了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实干要求。学院培养的人才,未来许多将扎根兵团、服务南疆,这种精神底色是他们克服困难、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

铁门关地理意象的象征意义。铁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道咽喉,曾是边塞重镇,象征着坚韧、守护和通衢。学院以“铁门关”命名,其校训也自然融入了这种意象。“厚德”与“强技”犹如坚实的关隘,守护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职业操守;“笃学”与“力行”则如同穿越关隘的道路,指引学生不断探索前行,连接知识与实践,连接校园与社会。这寓意着学院要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坚固堡垒,同时也要成为学子们通往成功职业生涯和精彩人生的枢纽。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强调“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训并举”。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完美契合了这一要求。“厚德”与“强技”并重,明确了“德技并修”的目标;“笃学”与“力行”统一,体现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这使得校训不仅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更具备了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精准定位了学院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角色。


三、 “厚德”的内涵解析与育人实践

“厚德”居于校训之首,凸显了立德树人在学院教育中的根本地位。在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特殊语境下,“厚德”具有多层次、立体化的丰富内涵。


1.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这是“厚德”的最高层次。学院地处边疆,肩负着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的特殊使命。
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意识、屯垦戍边责任感,是“厚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学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国防教育、国情区情教育、邀请老兵和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兵团的发展事业,树立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志向。


2.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
:这是“厚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学院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技术,更要恪守职业操守。包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开展技能大师讲座、举办职业道德辩论赛等方式,将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专注、严谨、追求卓越的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和行为习惯。


3.个人品德与人文素养
:这是“厚德”的基础层面。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尊师重道、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开设人文素养选修课、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建设书香校园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塑造健全人格。

在育人实践中,学院将“厚德”要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协同体系,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品德基础。


四、 “强技”的目标指向与实现路径

“强技”是职业院校安身立命之本,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核心竞争力。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对“强技”的追求,体现在高标准、实战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


1.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学院紧密围绕新疆和兵团,特别是南疆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如现代农业、纺织服装、化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动态调整和设置专业。确保所教授的技术技能是市场急需、未来有发展潜力的,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能致用。


2.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一流实训基地
:学院高度重视实训条件的改善,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符合现代产业标准的校内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加大实验、实训、实习在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技术流程,练就过硬的操作本领。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通过建立“产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将最新的技术、工艺和标准引入课堂,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4.以赛促教促学,提升技能水平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竞赛检验教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涌现出一批技术标兵和技能高手。

“强技”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五、 “笃学”与“力行”的辩证统一关系

“笃学”与“力行”是达成“厚德”与“强技”目标的方法论和桥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笃学”是“力行”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入的技术原理探究,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盲目的尝试。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笃学”,强调的是一种严谨、专注、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它要求师生:

  • 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
  •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探索新知。
  •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适应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要求。

学院通过建设优良学风、提供丰富的图书和信息资源、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措施,营造浓厚的“笃学”氛围。

“力行”是“笃学”的目的和检验。职业教育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实践来体现。知识和技术只有在应用中才能深化理解、发现问题、实现创新。“力行”要求师生:

  • 勇于动手,敢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 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 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
  • 具备解决实际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问题的能力。

学院通过项目式教学、顶岗实习、社会调查、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等,为学生创造大量“力行”的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笃学”与“力行”的统一,深刻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要求。它引导师生避免成为“空谈家”或“经验主义者”,而是努力成为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六、 校训对师生行为的导向与学院文化的塑造

校训绝非墙上的装饰,而是融入血脉、见诸行动的行为指南。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强技,笃学力行”对全院师生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并深刻塑造着学院的独特文化气质。

对教师而言,校训要求他们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涵养德行的“人师”。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成为“厚德”的典范;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成为“强技”的导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引导学生“笃学”,更要设计好“力行”的环节,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学生而言,校训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导航仪。它告诫学生,成才必须先成人,要时刻注重自身品德的修炼;它激励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安身立命之本,必须刻苦钻研技术技能;它指导学生,学习需要专注和坚持,不能浅尝辄止;它鞭策学生,梦想需要通过脚踏实地地奋斗来实现,不能好高骛远。

在校训的引领下,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一种崇尚品德、敬畏技能的文化;一种勤奋严谨、知行合一的学风;一种扎根边疆、务实进取的价值追求。这种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凝聚成推动学院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学院的制度建设、环境营造、活动开展都紧紧围绕校训展开,使其成为校园里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存在。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强技,笃学力行”,是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帜,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它源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它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兵团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这八字校训将继续引领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担当重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疆和兵团的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这八个字所蕴含的能量,必将随着学院的发展而不断释放,历久弥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831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47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