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远东校训及历史)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曲阜,其校训“仁爱、求真、笃学、强能”深深植根于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沃土之中。这八字校训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学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深刻领悟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的结晶。“仁爱”源自儒家核心思想“仁者爱人”,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文关怀,奠定了立德树人的根本基调;“求真”体现了现代科学精神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准则;“笃学”倡导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承袭了儒家勤学、博学的传统;“强能”则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突出技能培养与实践应用,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这四者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从品德到知识、从态度到技能的完整育人体系。其历史渊源与学校的创立背景和发展愿景紧密相连,既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又明确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是引领师生行为、塑造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坐标。校训的文本内涵与哲学解读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仁爱、求真、笃学、强能”虽然言简意赅,但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明确的时代要求,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仁爱:这是校训的首项,也是其精神基石。“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核心、最高的道德范畴。孔子曰:“仁者爱人”,又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其置于校训之首,体现了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坚定决心。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下,“仁爱”具有多重内涵:其一,是对学生而言,要培养其善良、宽容、友爱的品格,懂得尊重他人、关怀社会,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其二,是对教师而言,要求其以仁爱之心从事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三,是从更广泛的层面,希望学校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将“仁爱”精神融入未来的工作岗位,用精湛的技术和善良的心灵服务社会,实现职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

求真:这体现了对科学精神与客观规律的尊崇。“求真”一词,蕴含着探索、质疑、实证与坚持真理的勇气。它要求师生在学术研究和技能探索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虚假和浮夸。在理论学习中,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系统性,弄清原理,明辨是非;在技术实践中,要遵循技术规范和科学规律,精益求精,不容丝毫马虎。这与现代职业教育所强调的严谨、规范、创新的工匠精神高度契合。“求真”是连接传统学问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桥梁,它告诫师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真理和真相的执着追求永远是进步的不竭动力。

笃学:此词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和精神状态。“笃”意为笃实、专心、坚持不懈。《论语》中即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教诲。“笃学”要求师生摒弃浮躁,潜心向学,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投入到教与学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它倡导的是一种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风气,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教师,它要求的是一种深耕教坛、持续提升专业水平的职业操守。在知识和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笃学”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个人保持竞争力、学校保持生命力的基础。

强能:这是职业教育特色的最直接体现。“能”即能力、技能、才干。“强能”明确指出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它凸显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技能宝贵。这一理念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实训实操,通过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干”、“会干”、“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八个字四组词,并非简单并列,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仁爱”修德,是方向与根本;“求真”明理,是方法与路径;“笃学”储能,是过程与态度;“强能”致用,是目标与结果。它们共同描绘了一名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从内在修养到外在表现的完整画像,形成了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育人闭环。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变历程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它是学校在特定历史地理环境和发展阶段中,经过不断探索、凝练而确立的,其历史渊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追溯:

地域文化的深厚滋养:学校地处曲阜,这片土地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在这里积淀、传承,深深浸润于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位生活于此的人的精神世界中。儒家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以及其强调的道德伦理、社会责任感、学习态度等,都为校训的诞生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思想资源。校训中的“仁爱”、“笃学”等核心概念,几乎可以直接在《论语》等儒家经典中找到源头。
因此,校训首先是对这片土地悠久文脉的自然继承和主动呼应,是办学地点赋予学校的独特文化基因。

办学初衷与时代需求的结合:学院的创办与发展处于中国职业教育蓬勃兴起的历史时期。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呼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校明确了自身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定位与使命:即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原有的单纯强调技能的标语,已不足以承载这样的重任。
因此,学校需要一套能够统摄全局、指引方向的核心理念。校训的提炼过程,正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它将传统的文化精髓与当代的职业要求相结合,既回答了“立德”的问题,也回答了“树人”的问题,是学校办学初衷的集中表达。

共识凝聚与最终确立:校训的最终确定,通常是一个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它很可能经历了在校内外广泛征集意见、组织专家研讨论证、最终由学校决策机构审定通过等一系列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仁爱、求真、笃学、强能”这八个字因其全面性、概括性、文化性和导向性,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它既契合地域特色,又彰显职业特征;既内涵深厚,又通俗易懂;既是对师生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承诺。它的确立,标志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行为准则。

自此,校训开始全面融入学校的肌体:

  • 它被镌刻在校园的醒目位置,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 它被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章程和各种宣传材料,成为学校对外的形象名片。
  • 它被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中,成为对每一届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 它成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引。
校训从文本走向实践,从理念化为行动,其历史也就从确立的那一刻起,进入了不断被诠释、被丰富、被践行的新篇章。校训与育人实践的深度融合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将“仁爱、求真、笃学、强能”的校训精神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师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

在德育工作中彰显“仁爱”:学校将“仁爱”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举办儒家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和爱心公益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仁爱之德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之间互助友爱,营造和谐温暖的校园氛围。在评价学生时,不仅看成绩和技能,更看重其品德表现,树立“仁爱”典范。

在教学科研中坚持“求真”:学校严格要求学术规范,倡导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学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传授准确的知识,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培养探究精神。在实训环节,强调遵守操作规程,尊重技术标准,追求工艺的精确完美。鼓励师生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应用性研究,解决真实的技术难题,在“求真”的路上创造价值。

在学风建设中倡导“笃学”:学校通过完善学习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丰富图书馆藏、举办学术讲座和技能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学业预警和帮扶机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笃志求学。表彰学习标兵和技能高手,在校园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让“笃学”成为一种校园风尚。

在技能培养中落实“强能”:这是学院工作的核心。学校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紧密与企业合作,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大幅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兑现“强能”的承诺。

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共同服务于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人才的总体目标,使得校训不再是墙上的口号,而是鲜活的教育实践和真实的育人成果。校训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在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大格局中,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文化自信的体现:校训主动汲取儒家文化的智慧,并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这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它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当代价值的宝贵资源。职业院校扎根地方文化办出特色,校训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为其他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凝练办学理念带来了启示。

职业教育内涵的升华: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重技轻德”、“重能轻文”的刻板印象。该校训将“仁爱”置于首位,强调“求真”与“笃学”,清晰地表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首先是“人”,是具备良好品德、追求真理、热爱学习的人,其次才是“才”,是拥有强大专业技能的人。这有力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精神海拔,丰富了其人文内涵,对于扭转社会偏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积极作用。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灯塔: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校训是他们成长路上的灯塔。“仁爱”告诉他们如何做人,“求真”告诉他们如何做事,“笃学”告诉他们如何学习,“强能”告诉他们如何立足。这为他们规划大学生活、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有助于他们避免迷茫,明确方向,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人。

凝聚师生校友的精神纽带: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共同认同的价值公约数。它能够跨越时空,将不同年代、不同领域的远东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一代又一代远东人砥砺前行,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源于历史,基于现实,指向未来。它如同一颗精神的种子,在儒家文化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在现代职业教育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必将持续滋养着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并最终结出丰硕的育人成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998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606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