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校史简介,什么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建校的(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建校背景)

校史综合评述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与新中国对外贸易事业及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的奋斗史。其诞生与成长,深深植根于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新中国在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新阶段。
随着对外交往的逐步恢复和扩大,特别是对外贸易需求的日益凸显,国家亟需大量既精通外语又熟悉外贸业务的专门人才。江西省作为内陆省份,要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创办一所培养涉外人才的专业学校成为时代之需、形势所迫。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学校应运而生,从最初的短期培训起步,肩负起为江西乃至全国输送外贸一线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纵观其校史,从简陋初创到稳步建设,从中专层次到高职院校,再到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跨越,每一次转型与飞跃,都精准地呼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江西省开放型经济战略的提升。学校的变迁史,不仅是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更折射出中国从相对封闭到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进程,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其校史的核心脉络,始终围绕着“外语”与“外贸”这两个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校史沿革


一、 时代召唤与初创奠基(1964-1978)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克服了严重的国民经济困难后,进入了一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行各业逐步恢复生机。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与部分国家的交往有所增加,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显现出复苏和增长的势头。长期封闭和人才培养的断档,导致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外语外贸业务的专门人才极度匮乏,这成为制约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关键瓶颈。

江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虽不沿边、不靠海,但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发展对外贸易的潜在优势。为了打破地理位置的局限,积极融入国家整体外交外贸布局,为江西的经济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培养本土化的涉外人才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正是在这种国家亟需外贸人才、江西谋求开放出路的双重社会历史背景下,1964年,学校的前身——江西省对外贸易干部训练班正式创办。它的成立,标志着江西省有了专门培养对外贸易领域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创校之初,条件极为艰苦。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外贸实务、外语(如英语、俄语)等急需技能展开,学制多为短期培训性质。尽管如此,这一阶段的办学实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 明确了办学方向: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就确立了服务于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鲜明导向。
  • 积累了初步经验:为如何在外贸领域开展职业教育和干部培训摸索了路径。
  • 汇聚了首批师资: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早期投身于外贸教育事业的教师和管理干部。

随后,学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一度面临停办的困境。但在广大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的血脉得以延续,为日后复办和发展保存了宝贵的火种。这一时期,虽然发展曲折缓慢,但为学校烙下了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印记,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二、 恢复整顿与稳步发展(1978-1998)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对外贸易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沿海经济特区相继设立,外贸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对各类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这股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专门从事外贸教育的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学校迅速恢复了正常办学秩序,并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为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形式开始多样化。在这一时期,学校先后经历了多次更名和体制调整,例如由训练班改为干部学校,进而发展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江西省对外贸易学校。这一转变标志着学校从单一的干部培训向正规的学历教育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一阶段学校发展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 办学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以培养中等外贸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外贸业务流程,如外贸业务、外贸财会、外贸英语等。
  • 教学体系逐步建立:开始系统构建中专层次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引进高校毕业生和从外贸企业调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校园校舍、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整个八九十年代,学校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外贸系统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外贸企业的业务骨干,为江西的对外开放和外贸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学校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夯实了基础,积累了声誉,为向高等教育层次的跨越准备了条件。


三、 升格高职与跨越提升(1998-2010)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外语应用能力上,已难以完全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与此同时,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

面对新的形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机遇,学校迎来了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具备良好中专办学基础的前提下,经过不懈努力,于21世纪初成功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并定名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这次升格不仅是办学层次的提升,更是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内部治理结构的全面革新。

升格为高职学院后,学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扩张期:

  • 拓展专业领域:在巩固传统外贸类专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开设与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的新专业,形成了以外语外贸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 扩大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校园面积不断扩大,新建了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办学容量显著增强。
  • 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 加强国际合作:开始与国外院校建立联系,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这一时期,学校成功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争创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高职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内涵建设与特色强化(2010年至今)

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转型步伐加快。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江西省也大力实施开放升级战略,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些新的发展态势,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强调特色发展、质量提升。

p>在此背景下,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发展战略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进入了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特别是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和成就包括:

  • 聚焦“双高计划”建设:积极申报并入选江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资源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群,如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应用外语等,引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 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育人才。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校园,推行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 强化“外语+”特色:在做强英语、日语等传统语种教学的同时,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需要,开设或加强如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教学,构建“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 提升师资水平: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教师赴企业实践、出国研修,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既懂教学又熟悉行业的优秀教学团队。
  • 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国际化氛围,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建设智慧校园,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 拓展社会服务: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外贸技能培训、语言服务、业务咨询等,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公益活动,提升学校的社会贡献度。

通过这一系列扎实的内涵建设,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外语外贸类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院校,继续为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回顾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办学历程,从1964年那个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干部训练班,到今天颇具规模的现代化高职学院,近六十年的风雨兼程,是一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自我革新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的奉献史。其校史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深刻关系。展望未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学校必将坚守育人初心,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办学特色,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涉外人才、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37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77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