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吉林大学的院校代码和邮编是多少(吉大代码邮编)

关于吉林大学院校代码与邮编的综合评述吉林大学作为中国东北地区规模宏大、学科齐全、声誉卓著的顶尖高等学府,其标识信息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院校代码和邮政编码虽为两组简短的数字序列,却是连接学校与外部世界(包括教育管理系统、邮政通信系统、考生填报、学术交流等)不可或缺的关键纽带。准确掌握这些信息,不仅关乎行政事务的效率,更体现了对学校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尊重。吉林大学的院校代码,特别是用于全国高校招生和学历信息电子注册的“标准代码”,是其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唯一身份标识,确保了其在招生、学籍管理、学位认证等关键环节中的准确无误。而学校的邮政编码,则精准指向其庞大的主体校区所在地,是保障海量公文、学术资料、私人信件能够高效、准确送达的生命线。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深层逻辑——即它们如何嵌入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国家邮政服务的宏大系统中——远比机械地记忆数字本身更为重要。
因此,深入探讨吉林大学的院校代码体系(包括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邮编分布(反映其多校区办学的现实格局),实质上是对这所“巨无霸”大学运作机制的一个微观透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吉林大学的院校代码体系解析

院校代码是国家教育部为便于高校招生、学籍学历管理、教育统计等信息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统一标识系统。对于吉林大学而言,其代码体系并非单一不变,而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有所区分,但有一个最核心、最常被提及的“标准代码”。


一、核心标准代码:10183

在绝大多数官方和正式场合,当提及“吉林大学院校代码”时,默认指的是10183。这个五位数字代码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 应用场景:这个代码是吉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阳光高考”平台等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标识。其主要应用包括:
    • 高考志愿填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无论是通过纸质表格还是网上系统,都需要准确填写院校代码。输入“10183”即唯一指向吉林大学。
    • 研究生招生报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进行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报名时,考生同样需要输入此代码来选择吉林大学作为报考单位。
    • 学籍与学历电子注册:每位被录取的学生的学籍信息以及毕业时的学历信息,在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备案时,都必须与院校代码10183绑定,以确保学历证书的合法性和可查询性。
    • 教育统计与经费拨付: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学科评估、科研项目审批与经费分配时,也以此代码作为识别依据。
  • 代码结构含义:高校代码通常具有一定的编码规则。以10183为例,其开头的“10”可能代表吉林省的地区代码(具体分配规则由教育部制定),后续数字则用于唯一区分省内的不同高校。吉林大学作为吉林省内首屈一指的大学,获得此代码顺理成章。


二、其他相关代码标识

除了核心的标准代码10183外,在不同领域或特定历史时期,吉林大学还可能拥有或使用过其他代码标识,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其代码体系。

  • 教育部高校代码(旧系统):在早期的管理系统中,可能存在过其他格式的代码,但随着全国统一标准的推行,10183已成为绝对主导。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作为事业单位,吉林大学拥有由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面有唯一的证书号。但这个号码主要用于法人身份证明、办理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法人事务,与招生、教学管理中的院校代码性质不同。
  • 组织机构代码:在“三证合一”或“五证合一”改革之前,每个依法注册的组织机构都有一个由质检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这个代码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识别,如开具发票、签订合同等。现在通常已统一为社会信用代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是当前法人组织最重要的“身份证号”,集成了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等信息。吉林大学作为事业法人,拥有一个唯一的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于所有对外法律、行政和商业活动。


三、填报志愿时的注意事项

对于考生而言,准确使用院校代码至关重要。

  • 区分院校代码与专业代码:在志愿填报表中,通常需要先填写院校代码(如10183),然后再填写所选专业的专业代码。专业代码由各高校自行编制,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其代码可能不同,切勿混淆。
  • 关注省级差异:虽然10183是全国统一代码,但极少数情况下,个别省份的招生考试院可能会在内部系统中使用简化的或略有不同的代码。
    因此,最保险的做法是始终以考生所在省份当年发放的《招生计划》或官方招生考试网站公布的代码为准。这些官方渠道公布的代码最终指向的仍然是吉林大学(10183)。
  • 核对院校名称:填写代码后,务必核对系统自动显示的院校名称是否为“吉林大学”,防止因输错代码而误报其他院校。
吉林大学的邮政编码分布与校区地理

吉林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多校区”办学格局,这是在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五校合并,以及后续并入军需大学后形成的。这种格局直接导致了其邮政编码并非单一,而是与各个校区的具体地理位置相对应。


一、主校区(前卫校区)的核心邮编:130012

尽管校区众多,但通常将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卫校区视为学校的主校区或中心校区。许多重要的行政管理部门、文科类院系和研究中心设于此地。
因此,130012这个邮政编码被广泛视为吉林大学最具代表性的邮编。

  • 地理范围:130012主要覆盖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区域及高新区的一部分。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南区)正位于此区域。
  • 通信地址示例:如果邮寄信件或物品到前卫校区,地址通常格式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XXX学院/处室/信箱,邮编:130012”。


二、各校区邮编详细对照

由于各校区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区域,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邮政投递区域,因而拥有各自的邮政编码。
下面呢是主要校区的邮编信息:

  • 前卫校区(南区):邮编 130012。这是行政和文科重心。
  • 前卫校区(北区):邮编 130021。与原吉林大学老校区相关,位于解放大路附近。
  • 南岭校区(原吉林工业大学):邮编 130022。以工学为主,位于人民大街。
  • 新民校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邮编 130021。这是医学部的主校区,靠近北区。
  • 朝阳校区(原长春科技大学):邮编 130026。以地学为主。
  • 南湖校区(原长春邮电学院):邮编 130012。以信息科学为主,靠近前卫南区。
  • 和平校区(原军需大学):邮编 130062。位于长春市西部,主要涉及农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


三、邮编使用的实用指南

正确使用邮编能极大提高邮件送达的准确性和效率。

  • 精准投递的关键:在填写邮寄地址时,最关键的是要写清楚具体的校区名称
    例如,要寄信给南岭校区的某位老师,地址应明确写“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邮编则对应使用130022。如果只写“吉林大学”而邮编用了130012,邮件可能会被送到前卫校区的总收发室,需要二次分拣,既延误时间又有丢失风险。
  • 校内单位的具体信息:对于大型校区,内部还有更细致的划分。如果知道具体的学院、系所或办公楼名称,最好一并写明。有些大型院系或机构可能有自己独立的信箱(P.O. Box),也应准确标注。
  • 国际邮寄:从国外向吉林大学邮寄物品时,除了需要将地址翻译成英文并注明“P.R. China”外,邮政编码(Postal Code)至关重要。国际邮政系统高度依赖邮编进行区域分拣。格式示例:”2699 Qianj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12, P.R. China”。
代码与邮编背后的深层意义:理解吉大的规模与整合

对吉林大学院校代码和邮编的深入探究,远不止于知晓几组数字。它们像一扇窗口,揭示了这所顶尖学府的两个基本特征:系统内的统一性地理上的分布性


一、代码象征的统一性与权威性

一个统一的院校代码10183,代表了国家和教育系统对吉林大学作为一个单
一、完整实体的认可。尽管它由多个历史悠久的学校合并而成,学科门类繁多,但在管理体系、招生出口、学历认证上,它是一个整体。这个代码强化了“吉林大学”的品牌价值,确保了其在法律、行政和学术上的统一身份。无论学生是在南岭校区攻读机械工程,还是在新民校区学习临床医学,他们最终获得的学位证书上,加盖的都是吉林大学的公章,其学信档案关联的都是10183这个代码。这种统一性对于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学历信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基石般的作用。


二、邮编反映的多校区现实与整合挑战

多个邮编的存在,直观地反映了吉林大学“多校区办学”的现实。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合并潮流的典型产物。这种格局带来了资源富集、学科互补的优势,但也对学校的管理运营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有效地整合分散在不同邮编区域的物理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实现“1+1>2”的效应,是学校管理层持续面对的重要课题。邮编的差异,提示着通勤班车的存在、提示着跨校区选课的系统支持、提示着大型活动组织的复杂性。它使得“吉林大学”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实体,更是一个跨越长春市多个城区的“大学城”网络。


三、数字时代的演进与不变的核心

在数字化时代,电子信息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纸质邮件,院校代码在数据库中的作用愈发突出,而邮编的日常使用频率对个人而言或许有所下降。在正式公文流转、物资配送、证书寄送等关键环节,准确的物理地址和邮编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于此同时呢,院校代码作为数据索引的关键字,其重要性有增无减。无论是代码还是邮编,它们所承载的“准确”“标准”“唯一”的核心要求,在信息时代反而更加重要。它们确保了庞杂系统中的秩序和效率。

吉林大学的院校代码10183和其各校区的邮政编码,共同构成了这所大学独特的身份地图。代码是它在国家教育数字网络中的“身份证”,确保了其内在的统一和权威;邮编则是它在现实物理世界中的“住址簿”,描绘了其庞大而分散的校园疆域。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标识,不仅是一项基本的实务技能,更是深入了解吉林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航母的运作逻辑和宏大 scale 的起点。对于每一位吉大人以及与吉大发生联系的个体而言,牢记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是对这所学术殿堂最基本的认知和尊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48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03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