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警察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广西警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广西警察学院的校训“德才育人,忠勇铸魂”是其办学精神与育人理念的高度凝练,深刻反映了公安教育的本质要求与时代使命。这八字校训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植根于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服务于公安政法事业的实践需求,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淀、升华而成。“德才育人”强调人才培养的双重标准,既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突出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育,体现了“育警先育德”的公安教育传统。“忠勇铸魂”则直指公安队伍的核心品质,要求学警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绝对忠诚,并具备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英雄气概,旨在锻造能够担当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任的忠诚卫士。这一校训的历史,与广西警察学院从初创、发展到壮大的历程紧密相连,它汲取了我国警察教育的普遍原则,又融入了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责任与担当,是引领一代代警院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和培养合格公安专门人才的行动指南。理解其内涵与历史,对于把握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广西警察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渊源

广西警察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主管的唯一一所公安普通高等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广西公安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在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意蕴深远的校训——“德才育人,忠勇铸魂”。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鲜明的政治属性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学院精神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一、 校训文本的逐层解析与时代意蕴

“德才育人,忠勇铸魂”并非两个独立短语的简单并列,而是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它清晰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1.“德才育人”:公安教育的根本遵循与目标定位

“德才育人”确立了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和目标规格。“德”与“才”的辩证统一,是中华民族悠久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公安教育而言,更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德”为首要,体现政治建警的根本原则。 这里的“德”,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品德,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首要的是指坚定的政治品格,即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绝对忠诚。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值得信赖的忠诚卫士。
    因此,“德”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养成等各个方面。它要求学警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 “才”为基础,凸显公安业务的职业要求。 “才”是指从事公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实战能力。公安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危险性和复杂性,面对日益发展的犯罪形势和科技进步,公安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侦查技能、先进的科技应用能力以及应急处突的本领。广西警察学院通过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严格的警务技能训练、贴近实战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将学警培养成懂法律、精业务、善作战的专业人才。
  • “育人”是过程,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育人”二字点明了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春风化雨、全面塑造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更是对人格的熏陶、对精神的塑造、对能力的综合培养。学院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文化熏陶、管理服务等多种途径,实现“德”与“才”在每位学警身上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合格人民警察。


2.“忠勇铸魂”:警察职业的核心品质与精神锻造

“忠勇铸魂”是对培养出的警察所应具备的核心精神特质的高度概括,是“德才育人”的落脚点和升华。

  • “忠”是灵魂,奠定忠诚警魂的基石。 “忠”是人民警察最重要的政治本色,是警魂的核心。它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做到:
    • 忠诚于党: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坚决听从党的指挥。
    • 忠诚于国家: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捍卫国家法律尊严。
    • 忠诚于人民: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 忠诚于法律: 崇尚法治精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深入骨髓的坚定信念,是面对任何考验都毫不动摇的政治定力。
  • “勇”是担当,彰显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勇”体现了警察职业的危险性和奉献性。它包含多个层面:
    • 英勇无畏: 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不畏牺牲。
    • 勇于担当: 在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大局面前,能够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 勇于创新: 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时,善于学习、敢于探索、锐意改革。
    • 勇于斗争: 在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维护法治权威。
    这种“勇”,是建立在“忠”的基础之上的,是为了正义事业而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 “铸魂”是目标,实现精神品格的终极升华。 “铸魂”是一个动态的、深刻的塑造过程。它意味着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和实践,将“忠”与“勇”的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熔铸成为每一名警院学子乃至未来人民警察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人格力量。这个“魂”,就是人民警察的“警魂”,它使得警察队伍成为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牺牲精神的钢铁队伍。


二、 校训的历史演进与时代烙印

广西警察学院的校训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与学院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折射出我国公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与特点。


1.初创时期的探索与积淀(1950年代-1970年代)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广西省公安学校。在那个百废待兴、对敌斗争复杂的年代,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快速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熟悉的公安干部。当时的培训内容虽然较为简朴,但“政治挂帅”、“对党忠诚”、“英勇对敌”等要求已经深深植根于办学理念之中。这一时期,虽未有成文的校训,但“忠”、“勇”等核心要素已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雏形,为日后校训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恢复发展时期的明晰与提炼(1980年代-1990年代)

改革开放后,公安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公安教育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学校在恢复办学和升格为成人高等院校(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在坚持政治建警的同时,大力加强法律知识、公安业务等“才”的培养。这一时期,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精神内核进行总结提炼,“德才兼备”成为普遍共识,“忠诚、勇敢、奉献”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校园文化和教育目标中。校训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思想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晰。


3.新世纪以来的正式确立与深化(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公安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广西警察学院(及其前身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为更好地凝聚人心、彰显特色、引领发展,学院在系统总结数十年办学经验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正式将“德才育人,忠勇铸魂”确立为校训。这一正式确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整合与理念升华的过程。它既继承了历史的优良传统,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 强调“育人”与“铸魂”的动态过程,突出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塑造功能。
  • 将“德才”与“忠勇”有机结合,体系更加完整,逻辑更加严密。
  • 更加契合新时期“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的公安工作方针。
自此,“德才育人,忠勇铸魂”不仅镌刻在校园的醒目位置,更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思政、实战训练、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载体,深深融入每一位师生的思想与行动,成为学院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象征。


三、 校训的实践体现与育人功能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广西警察学院将校训精神全方位、全过程地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生动的教育实践。


1.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筑牢“德”与“忠”的根基。 学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忠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自然融入知识传授,实现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 在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中夯实“才”与“勇”的基础。 学院构建了贴近实战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法律应用、侦查讯问、治安管理、应急处突等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警务技能比武、模拟实战演练等,磨砺学警的意志品质,培养其临危不惧、勇于斗争的胆识和气魄。


2.贯穿警务化管理始终

学院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这是践行校训最直观的体现。统一的着装、整齐的内务、规范的言行、严明的纪律,日复一日的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学警令行禁止的作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种管理本身就是对“忠”(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和“勇”(克服惰性、挑战自我)的日常锤炼。


3.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

  • 环境文化熏陶: 校园内的雕塑、文化墙、宣传栏等,都以各种形式展现校训的内涵,营造浓厚的警察文化氛围。
  • 榜样文化引领: 定期邀请公安英模、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用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忠勇铸魂”的真谛,激发学警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 仪式文化强化: 开学典礼、入警宣誓、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都是进行校训教育的庄严场合,通过极具仪式感的活动,强化学警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担当。


4.落实服务社会实践中

学院组织学警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安保、社会治安巡逻、法制宣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真刀真枪的考验中,学警们将校训精神付诸实践,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深化对“德才育人,忠勇铸魂”的理解,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化。


四、 校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

“德才育人,忠勇铸魂”这一校训,对于广西警察学院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


1.它是学院办学特色的集中彰显。
这八字校训将公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清晰区分开来,突出了其鲜明的政治属性、行业特色和使命担当。它告诉社会,这里培养的不是一般的毕业生,而是捍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忠诚卫士。


2.它是凝聚师生校友的精神纽带。
无论在校师生还是遍布广西乃至全国公安战线的校友,都对这八字校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它是连接所有警院人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家园,激励着大家为共同的理想和责任而奋斗。


3.它是引领学院未来发展的灯塔。
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校训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它要求学院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确保输送的每一名毕业生都能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

总而言之,广西警察学院的校训“德才育人,忠勇铸魂”,是其历史传承、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结晶。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八个字,如同血液流淌在一代代警院人的血脉中,如同灯塔照耀着学院前进的航程,更如同熔炉,锻造着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共和国忠诚卫士,为维护八桂大地的安宁与繁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277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7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