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郑州黄河护理校训历史)

关于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护理和健康服务人才为使命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集中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精神传统和价值追求。学院校训为“崇德 尚能 严谨 致远”。这八个字不仅语言精炼、意蕴深厚,而且深刻契合了护理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与时代要求。“崇德”强调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的首要性,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德术并重”的优良传统;“尚能”突出对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崇尚与追求,体现了职业教育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严谨”则是对医疗护理工作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态度的根本要求,关乎生命健康,不容丝毫懈怠;“致远”寄托了对学子个人成长和事业长远发展的殷切期望,鼓励他们志存高远,不懈奋斗。这则校训并非凭空而来,它深深植根于学院的发展历程之中,是对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南丁格尔精神和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中国化、本土化诠释。它既是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学院 identity 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指引着一代代黄河护理人砥砺前行。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与历史脉络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的校训“崇德 尚能 严谨 致远”,如同一条精神纽带,连接着学院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学院灵魂的高度凝练。它不仅悬挂于校园之内,更镌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成为其治学、修身、从业的永恒标尺。要深入理解这八字箴言,就必须将其置于学院特定的发展背景、护理行业的特殊属性以及中国职业教育宏大叙事的三重维度下进行考察。


一、校训文本的逐字解读与核心内涵

校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千锤百炼,承载着厚重的期望与要求。

崇德:“崇”为推崇、高尚之意,“德”指道德、品德、操守。“崇德”置于校训之首,确立了“立德”在人才培养中的根本地位。这与中华民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观一脉相承,更是护理这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特殊职业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师生:

  • 坚守职业道德(医德):具备仁爱之心、同情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尊重生命,维护患者的尊严与权益。
  • 锤炼个人品德: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廉洁自律,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 涵养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范,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崇德”是根基,决定了“才”的发挥方向,确保培养出的护理人才是心怀苍生、值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尚能:“尚”为尊崇、注重,“能”指能力、技能、才干。“尚能”精准地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本位。它强调了对精湛专业技能和过硬实践能力的极致追求。对于黄河护理学院而言,“能”具体体现在:

  •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护理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系统知识。
  • 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能够规范、准确、高效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 出色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
  • 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尚能”是核心,是学生未来安身立命、服务社会的硬实力,是学院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

严谨:意指严密谨慎、细致周全、科学求实。这个词是对护理工作特质最直接的回应。医学是科学, nursing 是艺术,更是科学,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严谨”是渗透到教学、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一种态度和文化:

  • 教学严谨:教师严格执教,确保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技能培训的规范性。
  • 学习严谨:学生精益求精,对待知识和技能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 工作严谨:在未来岗位上,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科学的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每一次操作、每一份记录。
“严谨”是保障,是医疗安全的生命线,是“崇德”和“尚能”在行为层面的具体落实。

致远:意为致达远方,成就远大前程。它蕴含着开阔的视野、远大的志向和持续的发展。“致远”为校训注入了动态和发展的视角:

  • 个人成长的致远:鼓励学生不满足于现状,要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不断追求个人进步和事业突破。
  • 事业发展的致远:期望学生能扎根行业,深耕细作,最终成为护理领域的骨干甚至专家,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学院愿景的致远:也寄托了学院自身追求长远发展、打造一流品牌、培育卓越人才的宏大愿景。
“致远”是愿景与动力,激励着师生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这八个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崇德”是立身之本,“尚能”是成才之基,“严谨”是行事之则,共同支撑起“致远”的宏大目标。


二、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进脉络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的校训,其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中,逐步凝练、确立并深化的。它的历史与学院的发展史紧密交织。

行业传统的深厚滋养:护理行业的祖师爷南丁格尔所倡导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精神,与中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理念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校训最深厚的精神文化土壤。“崇德”与“严谨” directly inherit and reflect these values.

办学初期的探索与积淀:学院在创建及早期发展阶段,虽然可能没有立刻形成如此精炼的八字校训,但其办学理念、管理要求和育人实践已然蕴含了这些核心要素。在教育教学中,强调技能培养(尚能);在学生管理中,重视品德教育(崇德);在实习实训中,严格要求操作规范(严谨)。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践,为日后校训的文字提炼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和思想共识。

发展时期的凝练与确立: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办学层次提升,规模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一个高度概括、响亮有力的精神标识来凝聚人心、彰显特色。于是,学院在总结自身办学传统、吸纳行业精髓、结合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正式将“崇德 尚能 严谨 致远”确立为校训。这一过程通常包含了广泛的师生讨论、专家论证和学院决策层的审慎决断,确保其既能传承历史,又能引领未来。

新时代的深化与弘扬: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这则校历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崇德”呼应了“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的要求;“尚能”契合了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的职教改革方向;“严谨”应对了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日益高涨的期待;“致远”则激励着学子们在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学院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宣誓、校园环境布置、课程融入、榜样评选等多种方式,不断讲述校训故事,弘扬校训精神,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校训与学院办学实践的全方位融合

校训绝非墙上的装饰,而是活生生地融入到了学院办学治校的每一个环节。

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目标都紧密围绕校训展开。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落实“崇德”;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技能大赛强化“尚能”;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制度管理体现“严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则助力“致远”。

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以校训标准要求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湛的技能(尚能),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崇德),以身作则,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通过校史馆、宣传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传播校训精神。组织开展以“职业道德”、“技能竞赛”、“科学精神”、“职业规划”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校训的熏陶。

融入临床实践教学: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是践行校训的关键环节。带教老师会用最严格的标准(严谨)来要求学生操作,同时言传身教医德医风(崇德),检验其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尚能),并引导他们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致远)。


四、校训的当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在当今时代,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的校训展现出愈发重要的价值。

对于学生的引领价值:它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清晰的人生坐标和成长路径。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校训帮助他们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品德和态度,从而在求学路上和未来职场中行稳致远。

对于学院的发展价值:校训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是学院办学特色的集中展示,是凝聚师生校友的精神旗帜,也是构建学院声誉和品牌形象的关键要素。一个被真正践行的校训,是学院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办学的最好证明。

对于行业的贡献价值:学院每年向医疗卫生行业输送大量毕业生。这些秉承着“崇德、尚能、严谨、致远”信念的护理生力军,将直接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弘扬行业正气、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对于社会的示范价值:校训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超越了校园和行业的范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崇德”对应“敬业、诚信、友善”,“尚能”与“敬业”息息相关,“严谨”体现的是“敬业”与“诚信”的极致,“致远”则蕴含着“富强、和谐”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统一。
因此,弘扬校训精神也是对主流社会价值的积极践行和传播。

总而言之,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的校训“崇德 尚能 严谨 致远”,是其历史积淀的结晶、办学理念的精华和未来发展的灯塔。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八个字,如同黄河之水,滋养着学院的沃土,哺育着一代代护理新人,他们必将承载着这份厚重的精神遗产,在守护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3084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78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