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安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安徽大学思政教育如何)

安徽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水平是优秀且富有成效的。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其工作不仅紧跟国家大政方针,确保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安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流于形式,而是深入到了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网络空间等多个维度,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师资队伍专业素养过硬,课程主渠道作用发挥充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总体而言,安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力、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安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深刻体现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学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摆在办学治校的核心位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制度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各学院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这种顶层设计的高位推动,为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避免了工作碎片化和“两张皮”现象,确保了育人合力的形成。

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安徽大学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予以重点建设。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开设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并保障了充足的学分和课时。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学校投入了大量资源:

  • 师资力量强化: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水平思政课教师,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业教师队伍。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名师传帮带等形式,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 教学模式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摒弃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广泛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性强的方式。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理论成果、时事政策、社会热点融入课堂教学,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实践教学融合: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访谈先进人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

通过这些举措,安徽大学的思政课改变了在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成为了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成长真正有益的“金课”。

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之外,安徽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缝嵌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常态化、生活化的育人生态。

  • 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打造了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他们深入课堂、宿舍,与学生进行常态化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学校通过系统培训和职业能力大赛,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工作水平。
  • 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共青团则通过开展主题团日、青年大学习、社团活动等,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
  • 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具有安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文典讲堂”邀请名家大师讲座、开展“书香安大”阅读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体育竞赛等,营造了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和价值引导。
  • 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完善“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在提供经济帮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感恩回馈的宝贵品质,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安徽大学主动进军网络阵地,积极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学校加强了官方新媒体平台矩阵(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的建设与管理,打造了一批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网络文化品牌。生产和传播了一批贴近学生、形式新颖、内容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如微视频、动漫、H5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培养了一支由师生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参与网络舆论引导,澄清模糊认识,驳斥错误言论,净化网络空间,牢牢掌握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的关键一环

安徽大学深信“实践出真知”,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延伸。学校系统组织学生开展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了解国情民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实现价值、锻炼成长。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锤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真正将书本上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工作成效与未来展望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安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过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校园整体氛围风清气正,学风优良。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安徽大学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优势学科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智能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输送更多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345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5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