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江西服装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江服思政如何)

江西服装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评述江西服装学院作为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特点,构建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育人格局。学院深刻认识到,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行业人才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学院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必修课程,更将其融入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在理论教学方面,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为核心内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注重通过案例化、互动式教学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实践层面,学院积极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主题研学、创意设计等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生动化。
于此同时呢,针对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学院注重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鼓励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引导,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院还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教研等活动提升其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并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体而言,江西服装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扣时代脉搏与行业需求,注重因材施教与实践转化,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塑造职业道德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服装行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江西服装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详细阐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江西服装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地位,持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与内涵建设。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核心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完整、权威。在教学模式上,学院积极突破传统单向灌输的局限,大力推广问题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针对服装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强、乐于实践的特点,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时尚产业案例、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文化自信”时,会引导学生探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转化;在阐释“职业道德”时,会结合服装行业的设计版权、可持续发展等现实议题进行深入剖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院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建设线上讨论区、开展跨校跨区域网络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率和覆盖面,使思政课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活力。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江西服装学院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依靠思政课“单兵作战”,必须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院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育人功能,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在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课程中,教师们自觉地将美学教育、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诚信观念、家国情怀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融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
例如,在设计课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设计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貌;在工艺课上,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市场营销课上,着重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恪守商业伦理的职业素养。学院通过设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展专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织优秀案例评选和交流活动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广大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构建起“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三、实践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认知、深化情感体验、锤炼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江西服装学院充分利用江西省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课堂。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井冈山、瑞金、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革命圣地旧址参观学习,开展“红色走读”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教学、聆听革命故事、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深刻感悟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于此同时呢,学院鼓励学生将红色文化元素与专业特长相结合,开展主题艺术创作。
例如,举办“红色主题服装设计大赛”、“革命故事动漫创作展”等活动,让学生在用画笔、剪刀和面料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这种“艺术+思政”的实践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可触可感、入脑入心。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院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四、师资队伍与育人能力的提升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支撑。江西服装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学院严格落实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持续引进和培育高水平思政课教师,并通过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研讨、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等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对于辅导员队伍,学院强化其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的角色定位,通过系统培训、职业能力大赛、工作案例评选等方式,提升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使他们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学院还建立健全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育人意识,将立德树人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五、组织保障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江西服装学院党委切实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院着力打造具有服装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育人环境。通过举办“五四”文艺汇演、社团文化节、学术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榜样评选等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正能量。学院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运营好校园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生产传播贴近学生特点的网络文化产品,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学院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并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广泛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六、工作成效与未来展望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江西服装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向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毕业生以其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也形成了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经验和模式。面向未来,江西服装学院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跟时代步伐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学院将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将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提质增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更深层次融合;将更加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媒体赋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将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389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14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