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宝鸡职院校训详解)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关天经济区核心地带、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命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是学院精神文化的核心凝练与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经过深入考察与理解,学院校训确定为“厚德崇技,笃学砺能”。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却极为丰富深邃,它不仅是对全院师生行为操守与专业追求的精准指引,更是对职业教育本质与时代要求的深刻回应。“厚德”是立身之本,强调品德修养的优先性与根本性,将“立德树人”置于首位;“崇技”是立业之基,彰显了对技术技能的尊崇与追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笃学”是达成路径,要求师生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态度投身学习与研究;“砺能”是最终目标,强调在实践中磨练、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四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价值坐标,是引领学院不断发展的精神旗帜。

厚德崇技,笃学砺能的内涵解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崇技,笃学砺能”并非四个词汇的简单并列,而是一个逻辑严密、意蕴深远的完整体系。它精准地把握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 厚德: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的基石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宽厚,能够承载万物,君子应效法大地,修养深厚的德行,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这将道德修养提升至首要和根本的位置。

  • 职业道德的奠基: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厚德”首先体现在崇高的职业道德上。这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学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 个人品格的锤炼:“厚德”也涵盖了个人的综合品质,如善良、正直、宽容、坚韧、责任感等。学院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学会相处,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担当、受人尊敬的社会公民。
  • 社会责任的担当:“厚德”最终要外化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要有服务地方发展、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洪流。


二、 崇技:职业本色的彰显与技艺的追求

“崇技”即崇尚技术、尊重技能。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鲜明特征,直接回应了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战略需求。

  • 对技术技能的尊崇:“崇技”首先是一种价值导向,它打破了“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偏见,在校园内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它告诉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尊重。
  • 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崇”意味着不止于“会”,更要追求“精”与“湛”。它倡导工匠精神,要求学生对待技术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无论是操作一个机床、编写一段代码还是护理一位病人,都要力求做到最好。
  • 对技术变革的适应: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时代,“崇技”还意味着要保持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敏感性和学习热情,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产业升级的能力。


三、 笃学: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态度

“笃学”出自《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意为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学习。它是连接“厚德”、“崇技”与“砺能”的桥梁,是实现个人成长和技能提升的根本方法。

  • 专心专注的学习态度:“笃”强调的是一种心无旁骛、深入钻研的精神。在面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时,要求学生沉下心来,克服浮躁,刻苦钻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功底。
  • 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学习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尤其是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笃学”意味着要有恒心和毅力,持续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库。
  •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职业教育的“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笃学”不仅要求学好书本知识,更要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四、 砺能: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与检验标准

“砺能”即磨练能力、提升本领。“砺”字形象地体现了能力的获得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打磨、锤炼,如同宝剑锋从磨砺出。

  • 核心能力的锻造:“能”是综合性的,既包括专业的核心技能,如数控加工、学前教育、医疗护理等特定岗位能力,也包括跨行业的通用能力,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创新思维、信息素养等。
  • 实践平台的磨练:“砺”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学院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技能竞赛、顶岗实习等环节,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或高度仿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的能力在反复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和验证。
  • 适应未来的竞争力:“砺能”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强大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成为行业和企业青睐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训在学院办学实践中的全方位融入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并非将校训仅仅悬于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将其深刻融入办学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全院上下共同遵循的行动指南。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都紧密围绕“厚德、崇技、笃学、砺能”展开。公共基础课强化“厚德”教育,专业课突出“崇技”特点,教学全过程强调“笃学”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则聚焦“砺能”目标。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学院要求教师既要做“经师”,精通技艺,成为“崇技”的典范;更要为“人师”,涵养德行,成为“厚德”的表率。
于此同时呢,教师自身也需“笃学”不辍,不断提升“砺能”,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院通过举办技能文化节、邀请劳动模范和工匠大师进校园、评选技能标兵和道德楷模等活动,使校训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具象化、生动化,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在学生管理服务中: 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以促进学生“厚德”养成和“砺能”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成功成才保驾护航。

校训的时代意义与未来展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厚德崇技,笃学砺能”这一校训更加彰显出其强烈的时代意义。

它完美契合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总体要求。“厚德”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统一,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崇技”与“类型教育”的定位相呼应,坚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笃学”与“营造良好氛围”相结合,夯实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基础;“砺能”则与“增强适应性”的目标相对接,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这八个字共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底蕴。

展望未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高举“厚德崇技,笃学砺能”的精神旗帜,将其内化为学院的办学灵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品德高尚、技艺精湛、善于学习、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八字校训,如同灯塔,将持续引领着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这艘航船,在职业教育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25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01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