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梅职院校训历史)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明德砺能,笃学善行”凝练而深刻地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与育人宗旨。这八字校训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也紧密契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与发展方向。“明德”源自儒家经典《大学》,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是立人之本;“砺能”则凸显了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锤炼专业本领的特色,是立业之基。“笃学”倡导严谨务实、专心致志的求学态度,而“善行”则鼓励将所学知识技能积极付诸实践,服务社会。这一校训的形成,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回应了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其历史虽不如百年老校般悠长,却深深植根于学院自创建以来立足地方、服务行业的办学实践,是学院精神文化的核心标识,持续引导着一代代师生修身立德、精技强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探析与文化传承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吉林大地的高等职业院校,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其校训“明德砺能,笃学善行”如同一条精神主线,贯穿于学院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凝聚师生共识、引领学院前行的文化旗帜。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却极为丰富,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又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追求。


一、校训文本的深度解读

明德砺能,笃学善行”这八字校训,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每一个词都承载着特定的期望与要求。

明德”是基石。这个词源于《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将“德”置于人才培养的首位,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彰显人内在的光明德性,使学子能够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修养品格。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这意味着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前,必须先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的合格公民。学院期望学生无论将来身处何种岗位,都能以德立身,成为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

砺能”是核心。这是职业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特征。“砺”字形象地表达了磨练、锻造的过程,“能”则指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它要求师生不能满足于理论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项目训练和岗位实习,像打磨利器一样锤炼自己的真本领、硬功夫。这直接对应了国家对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战略需求,体现了学院致力于为学生赋能,使其具备强大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决心。

再次,“笃学”是路径。“笃”意为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它倡导的是一种扎实、专注、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在知识和技术飞速更新的今天,只有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才能真正掌握所学专业的精髓,为“砺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指在校期间的学习,更寓意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新技能的探索热情,以适应未来职业领域的不断变化。

善行”是目标与归宿。“善”既指“善于”,也指“善良”。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善于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二是要在行动中秉持善意,服务社会,奉献国家,让自己的行为产生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它告诫学生,能力的施展必须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相结合,技术最终要为人类的福祉服务。

这四个部分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明德”为魂,以“砺能”为体,以“笃学”为径,以“善行”为果,完整勾勒出了一名优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图谱。


二、校训的历史渊源与形成背景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晶。

学院地处东北重要节点城市梅河口,这里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勤劳朴实的民风。吉林地区的教育历来重视实践与实干精神,这为校训中“砺能”与“善行”的提出提供了地域文化土壤。
于此同时呢,学院的投资与举办方背景(注:此处不显示具体来源,仅作客观陈述)天然地蕴含着对大健康产业等领域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使得校训的制定紧密结合了行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从更大的时代背景看,校训的诞生正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弘扬“工匠精神”。这些国家层面的指导方针,直接影响了学院办学理念的塑造。“明德”是对“立德树人”的直接呼应,“砺能”和“笃学”是对“德技并修”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落实,而“善行”则体现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此外,校训的提炼也充分借鉴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智慧。“明德”取自儒家经典,“笃学”可见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善行”则与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思想有相通之处。这种借鉴并非简单复古,而是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将传统的修身治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完美融合,使得校训既古朴厚重,又充满时代气息。

据信,校训最终的确立经过了学院筹建团队、首任领导、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企业代表的反复研讨和论证。它凝聚了创校者们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是学院初创时期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为其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教风建设定下了总基调。


三、校训与办学实践的结合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将“明德砺能,笃学善行”的校训精神全方位融入到了办学治校的各项具体实践中,使其从文字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教育现实。

  • 在德育工作方面: 学院紧扣“明德”要求,构建了系统的思政工作体系。通过开设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评选“师德标兵”、“优秀学生”等,树立道德榜样,营造崇尚品德的校园氛围。
  • 在人才培养方面: “砺能”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学院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通过技能大赛、资格认证、顶岗实习等方式,极大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确保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
  • 在学风建设方面: 围绕“笃学”,学院严抓教学管理,规范课堂纪律,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兴趣社团,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讲座,打造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教师们也以身作则,潜心教学科研,为学生树立了笃学慎思的榜样。
  • 在社会服务方面: 践行“善行”理念,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师生们利用所学技能开展技术咨询、健康服务、社区公益等活动,将知识和技术回报社会,在贡献中实现价值,也检验了学习成效。

校训还被镌刻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出现在新生录取通知书、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使其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成为学院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四、校训的当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展现出愈发重要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它为应对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精神指引。面对社会上可能存在的“重技轻德”或“重理论轻实践”等片面认识,校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德能并重、知行合一”的全面人才观,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它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2030”还是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大量既拥有高尚职业情操、又掌握精湛技术技能、还能扎根一线踏实奉献的劳动者。校训所培育的正是这类国家急需的人才。

它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明德砺能,笃学善行”不仅仅适用于校园阶段,更是一种可以受用终身的哲学。它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世界相处,无论未来从事何种职业,面临何种挑战,这种全面的素养都将成为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应用的桥梁。它源于历史,立足当下,更指向未来。它不仅是几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份庄严的承诺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将继续照耀着一代代康美学子的成长之路,激励他们修身立德,锤炼本领,用所学所能在广阔天地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并为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力量。正如教育的本质是点燃一把火而非灌满一桶水,这八字校训正是那簇珍贵的火种,点亮的是技能报国之路,传承的是永不褪色的工匠之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74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50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