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成都艺大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的校训是“砺志尚美,躬行日新”。这八个字凝练而深刻,集中体现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气质,是其育人体系的核心与灵魂。从其历史渊源来看,校训的诞生与学校自身的发展轨迹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更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特别是艺术职业教育使命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砺志”与“躬行”强调了意志的磨砺与实践的投入,契合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尚美”与“日新”则突出了艺术教育的核心特质,即对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创新精神。这则校训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学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将育人的普遍规律与艺术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有机结合的智慧结晶。它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一代代成艺学子在技艺精进与人格完善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激励他们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创新思维和社会担当的时代新人。理解其内涵与历史,对于把握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的办学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校训“砺志尚美,躬行日新”的深度阐释与历史脉络


一、 校训的整体解读与时代背景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作为一所植根于巴蜀沃土、专注于艺术类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大学,其校训“砺志尚美,躬行日新”是其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这八个字,两两一组,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意蕴丰富的有机整体。它既包含了内在修养与精神追求的维度(砺志、尚美),也强调了外在行动与时代适应的维度(躬行、日新),形成了一个从内到外、从个人到社会、从继承到创新的完整育人链条。

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这一校训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需要劳动者具备精湛的技艺,更要求其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人文情怀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中,艺术创作与设计服务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紧密相连。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的校训,正是对这一时代呼唤的主动应答。它明确指出了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他们应是意志坚定、理想远大的奋斗者(砺志);是懂得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生活家(尚美);是勇于实践、勤于动手的实干家(躬行);是不断自我更新、拥抱变革的创新者(日新)。这一校训将职业教育的“应用型”特征与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创造性”本质完美融合,确立了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定位。


二、 “砺志”的内涵解析:意志的磨砺与理想的树立

“砺志”是校训的起点,也是个人成长的基石。“砺”意为磨砺、锻炼,“志”指志向、志愿、理想。二字合起来,强调通过艰苦的磨练来培养和坚定远大的志向。

  • 意志品质的锻造:艺术与设计的学习和创作之路并非坦途,它充满了挑战、枯燥甚至挫折。无论是反复练习基本功的单调,还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都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克服。“砺志”首先要求学子们具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学校通过严格的技能训练、项目化的课程设计以及鼓励学生参与高强度的竞赛与实践,有意识地在实战环境中锤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难。
  • 崇高理想的树立:“志”不仅关乎个人成就,更关乎社会责任。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致力于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对于艺术职业人才而言,他们的“志”应体现在用专业技能服务人民、美化生活、传承文化、推动创新上。学校通过思政教育、专业导论、大师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和职业观,明白所学技艺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和创作动力。
  • 职业精神的涵养:“砺志”也包含了职业精神的内涵,即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语境下,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它要求学生对待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抱有高度的敬畏心和责任感,追求技艺的极致,反对浮躁与敷衍。这是成就一名优秀艺术职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


三、 “尚美”的内涵解析: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心灵的净化

“尚美”是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校训中最能体现其学科特色的部分。“尚”有尊崇、推崇、追求之意,“美”则是一个涵义广阔的范畴,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等。

  • 专业审美素养的培育:作为一所艺术类大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审美能力是核心任务。“尚美”首先意味着要系统学习美学理论,掌握形式美法则,了解中外艺术史,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无论是进行美术创作、设计策划,还是从事表演艺术,高超的审美素养都是区分平庸与卓越的关键。学校通过大量的鉴赏、批评、创作实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审美眼光,使他们能够发现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
  • 心灵美与人格美的塑造:“尚美”的境界远不止于专业技能层面,它更指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人格修养。学校倡导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艺术实践活动等,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追求艺术之美的同时,实现心灵的净化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个情趣高雅、内心丰盈的人。
  • 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尚美”还意味着将美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并运用所学去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艺术职业大学的毕业生,应当是生活美学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他们的作品和服务,小到一件产品设计、一个室内空间,大到一座城市的景观规划、一场文化活动的策划,都应体现对美的追求,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美好体验。这体现了学校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办学宗旨。


四、 “躬行”的内涵解析:实践精神的强调与知行合一

“躬行”源自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意为亲身实行、身体力行。这对于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职业教育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职业教育的基本路径:艺术职业人才的培养,绝不能停留在书本理论和课堂讲授上,必须深入到实践一线。“躬行”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学校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模式。鼓励并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在真实的项目运作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提升技能。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躬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情境下实际问题的能力。艺术与设计项目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约束条件和现实需求,只有在亲身实践中,学生才能学会沟通协作、管理项目、应对变故,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学校通过项目制教学、毕业设计、参与社会服务等项目,为学生创造大量“躬行”的机会,使他们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 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躬行”也体现了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师生通过承接社会项目、参与乡村振兴、提供社区美育服务等“躬行”活动,将专业技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发展,在贡献中实现价值,同时也反哺教学,使教育内容紧跟时代脉搏。这种“接地气”的实践,是检验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五、 “日新”的内涵解析:创新意识的激发与与时俱进

“日新”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寓意在于不断创新、持续更新、与时俱进。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这已成为个人和组织生存发展的必备品质。

  • 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所在:艺术贵在创新。模仿与重复无法产生真正的艺术价值。“日新”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开放的头脑和批判性的思维,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传统,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艺术语言、新的材料工艺。学校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设立创新基金、举办创新竞赛、引入前沿讲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原创能力。
  • 适应行业变革的必然要求:艺术设计及相关行业受科技、经济、文化潮流影响极大,变化日新月异。
    例如,数字媒体艺术、人工智能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出现,对传统艺术教育提出了挑战。“日新”要求学校和教育者本身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同步。
    于此同时呢,更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适应甚至引领未来的行业变革。
  • 自我超越与持续发展:“日新”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指向个体的持续成长与自我超越。它激励师生不满足于已有成就,不断设定新的目标,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在人格上日臻完善。对于学校整体而言,“日新”意味着永不僵化,勇于改革,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校园文化等各方面持续进步,追求卓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 校训的历史演进与文化根基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教育理念的深化而逐步凝练成熟的。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较早成立的职业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注重实践、强调应用、突出艺术的办学特色。
随着学校从专科层次向本科职业大学的跨越,迫切需要一句能够统领全局、彰显特色、指引未来的精神标语。

在广泛征集意见、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砺志尚美,躬行日新”这一校训最终被确立下来。它的提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砺志”与“躬行”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强调个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尚美”契合了中国文化中对“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从孔子的“尽善尽美”到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育一直是中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新”则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
于此同时呢,这一校训也充分吸收了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艺术教育规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校训的确立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学校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和未来愿景的深刻反思与集体共识的形成过程。它凝聚了历任办学者的智慧,反映了广大师生的共同价值认同。自此,“砺志尚美,躬行日新”便深深融入学校的血脉,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激励全体成艺人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不仅是刻在墙上的标语,更是活生生的行动指南,塑造着学校的独特气质,也塑造着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的精神风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47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7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