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安徽卫院思政教育如何)

关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综合评述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注于培养高素质卫生健康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的特殊性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于此同时呢,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以及日常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尤其强调“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塑造。在队伍建设、平台搭建、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总体而言,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较为健全,方向明确,特色渐显,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持续致力于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详细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立足于卫生健康领域,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医德高尚的卫生健康人才具有极端重要性。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致力于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体现卫生健康特色、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一、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

学院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 完善领导体制: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院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形势,解决问题,部署任务。
  • 制定科学规划: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 健全制度体系: 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二、 筑牢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和改革,不断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加强课程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并开足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确保教学内容、课时和学分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开设具有卫生健康特色的思政类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医患沟通艺术等,丰富课程体系。
  • 深化教学改革: 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鼓励教师将卫生健康领域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事迹融入教学,使理论讲授更贴近专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 建强师资队伍: 严格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三、 推进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学院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挖掘育人元素: 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结合卫生健康专业特点,将价值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例如,在护理学课程中强调南丁格尔精神和人文关怀,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强调生命至上和职业道德,在预防医学课程中强调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责任。
  • 加强教师培训: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引导教师自觉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建设示范课程: 遴选和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院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 聚焦卫生健康特色,强化职业精神培育

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的特殊要求,学院将职业精神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弘扬崇高职业精神: 深入开展“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宣传教育。通过邀请抗疫英雄、先进模范人物进校园作报告,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参观院史馆或生命科学馆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卫生健康工作的神圣使命和价值所在。
  • 注重医德医风教育: 将医德医风规范教育贯穿于入学教育、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教育学生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廉洁行医,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 强化实践养成: 在临床实习、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教学中,特别强调对学生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养,使职业精神在实践中得以锤炼和升华。


五、 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具有卫生健康特色的校园文化。

  • 打造品牌活动: 持续开展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医学生宣誓仪式、卫生健康知识竞赛、解剖绘图大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 优化环境育人: 加强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建设,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官方网站、新媒体平台等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办学理念、卫生健康政策以及师生先进事迹,发挥环境熏陶作用。
  • 加强社团引导: 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如急救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等,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六、 创新载体手段,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学院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 建设网络平台: 加强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开设思政专栏,推送理论学习资料、政策解读、校园动态、典型宣传等内容,唱响网上主旋律。
  • 开展线上互动: 鼓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回应学生关切,解答思想困惑,进行线上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 创作网络文化产品: 引导学生创作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如微视频、动漫、H5等,传播正能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七、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组织保障

学院着力构建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配齐建强工作队伍: 严格按照要求配备足额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管理和考核,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工作热情。
  • 发挥辅导员关键作用: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院要求辅导员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帮扶、就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动员各方力量: 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的育人职责,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邀请行业专家、校友等参与育人过程,拓展育人资源。


八、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院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

  • 健全帮扶体系: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扰学生等的帮扶机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增强其归属感和获得感。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 搭建沟通平台: 畅通学生诉求表达渠道,通过校长信箱、师生座谈会、领导接待日等方式,及时听取和回应学生意见建议,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并展现出鲜明的卫生健康行业特色。通过持续强化主渠道建设、深化课程思政、培育职业精神、繁荣校园文化、创新网络思政、建强工作队伍以及加强人文关怀等多措并举,学院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实处、落到细处,为培养德才兼备、仁心仁术的卫生健康事业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面向未来,学院仍需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继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更好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808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480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