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湖南国防职院思政教育)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伟人故里、具有深厚军工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与显著的成效。学院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使命,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办学治校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特点是:旗帜鲜明地突出政治引领,将红色基因与军工精神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管理与服务协同、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学院不仅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提升其吸引力与实效性,更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专业技能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日常管理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自身独特的国防军工行业背景,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辨识度的思政教育品牌活动,有效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了家国情怀,锤炼了军工品格,为培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总体而言,其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完备、特色突出、成效扎实,是学院办学育人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使命,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科学化、系统化育人工程。它绝非单一课程的孤立运作,而是一个渗透于学院肌理、关乎人才培养根本的综合性系统。


一、 坚实的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

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始终将其摆在学院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

  • 健全的领导体制与管理机制:学院坚定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双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思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确保了思政教育各项决策的顶层设计与高效执行。
  • 完备的制度体系:学院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等,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各部门、各层级的职责分工与工作要求,使思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规范化、常态化运行。
  • 充足的资源投入:学院在经费预算、人员配备、场地设施等方面均对思政教育工作予以优先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建设、师资培训、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不断改善思政理论课教学条件和学生活动场所,为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主渠道:思政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院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持续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力提升教学实效性。

  • 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模式。教师们注重将理论阐述与鲜活实践相结合,将宏大叙事与个体体验相连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让思政课变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 推动内容融合: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军工院校特色,将军工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湖南地域红色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时,会引入学院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的生动案例和校友事迹,使理论更具象、更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 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机制。组织学生赴韶山、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以及周边的军工企业、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在触摸历史、感知现实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
  • 加强师资建设:实施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骨干教师研修、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比武等措施,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 特色化育人路径:红色基因与军工精神的深度融合

这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明的标识。学院立足湖南丰厚的红色沃土和自身的行业背景,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 红色文化育人:充分利用湖南“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的独特优势,将红色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主题党团日活动的必修课。常态化组织“重走长征路”、“参观革命纪念馆”、“诵读红色家书”等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 军工精神铸魂:“军工精神”是学院的精神内核。通过开设“军工文化”专题讲座、邀请军工领域专家和劳模校友进校园、举办军工成就展、组织学生参观军工企业等方式,深刻阐释“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的军工传统,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引导他们立志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 仪式教育感召:高度重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伍欢送会等仪式的育人功能。通过庄严隆重的仪式,营造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担当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四、 全方位协同:“三全育人”格局的扎实构建

学院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

  •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度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技术技能,更要结合专业特点,渗透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
  • 日常管理育人细化: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深入学生一线,通过谈心谈话、主题班会、宿舍走访等形式,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和疏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在奖助贷勤、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和价值引导,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
  • 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打造具有军工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和网络文化阵地。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技能大赛、社团活动、优秀学生评选等,营造积极向上、崇尚技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 网络思政阵地拓展:主动适应信息化趋势,建设运营好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制作推送一批贴近学生、形式新颖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展线上主题教育,有效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牢牢掌握网络思政主动权。


五、 实践锻炼与自我教育

学院坚信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 社会实践常态化:将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社会调查、政策宣讲、技术服务和公益劳动,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 志愿服务品牌化: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军工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鼓励学生运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如在社区进行家电维修、科普宣传等,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思想境界。
  • 学生组织自主化: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支持学生围绕思政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开展活动,激发其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提升教育效果。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立体多元、特色鲜明、运行有效的系统工程。它根植于深厚的红色文化与军工传统,以扎实的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以“三全育人”为基本格局,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管理与服务协同发力、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的方式,有效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这套体系不仅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塑造了鲜明的军工品格,也为同类院校探索特色化思政教育路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展望未来,学院仍需持续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推动思政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以期培养出更多德技并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918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47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