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郑州体育职业学院思政教育)

【综合评述】郑州体育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注于培养体育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体育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构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体系。学院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既具备精湛体育技能、又拥有坚定政治立场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至关重要。总体来看,郑州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挖掘体育项目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等丰富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二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三是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案例教学、实践体验、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当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以及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等方面,仍有持续提升和深化的空间。但毋庸置疑,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其整体工作是系统、扎实且富有成效的,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关于郑州体育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详细阐述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关键环节。学院立足体育职业教育的定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富有体育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一、 指导思想与顶层设计

学院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院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进行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

在顶层设计上,学院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明确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分工,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于此同时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作为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郑州体育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严格按照师生比例配备足额、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并持续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术交流、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 推进教学改革创新: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实践性强等特点,思政课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积极探索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将国内外时事热点、体育领域典型案例(如奥运健儿拼搏精神、体育道德风尚等)融入课堂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
  •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学院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设立相应学分。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先进体育场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三、 课程思政:专业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

学院深刻认识到,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阵地,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挖掘体育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引导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体育史、运动训练学、体育竞赛规则、体育伦理学等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规则意识、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健康生活等思政资源。
    例如,在讲解运动项目发展史时,融入国家强盛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在训练课中,强调纪律性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通过专题培训、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生搬硬套。
  •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作为教师教学评价、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除了课堂主渠道,学院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

  • 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配备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并选聘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他们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和训练场,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工作,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院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 党团组织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青团组织的突击队作用。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共青团通过开展主题团日、青年大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 校园文化建设:学院着力营造具有体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史馆、宣传栏、校园网、新媒体平台等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以及学院办学成果和师生先进事迹。组织开展体育文化节、学术讲座、艺术活动等,陶冶学生情操,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运营好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制作推送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流价值观,澄清模糊认识,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舆情引导,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 实践育人特色与体育精神融合

作为体育类职业院校,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尤为注重通过实践锻炼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重要内容。

  • 专业实习与实践:学生在各类体育场馆、健身机构、中小学、赛事组织等单位的专业实习和实践,不仅是技能提升的过程,也是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学院在实习安排中强调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和责任感培养。
  •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服务、社区体育指导、全民健身推广、支教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了解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些实践活动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学院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述体育英模故事、组织观看重大体育赛事、举办优秀运动员报告会等形式,激励学生以体育健儿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锤炼意志品质,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六、 保障机制与成效评估

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学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保障机制。

  • 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
  • 经费保障:学院在年度预算中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表彰奖励等,为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 考核评价: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对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通过上述系统的努力,郑州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得到提升,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职业道德观念和拼搏精神进一步巩固。校园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学风校风良好。毕业生以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七、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精准把握“00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如何更深度地融合体育专业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特色品牌;如何有效应对网络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等。

面向未来,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一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二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三是创新方式方法,更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提升教育实效。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力量。五是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凝聚更大合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6000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67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