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校(甘肃林职技术学院)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校(甘肃林职技术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以林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扎根西北生态脆弱区,长期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林业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甘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需求,形成了“林业技术+生态修复+智慧林业”三位一体的专业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成为西北地区林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清水林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作为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副理事长单位,学校紧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培养绿色工匠,服务生态产业”为使命,构建了覆盖林业全产业链的专业集群。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56-2000中等林业教育阶段累计培养中专毕业生1.2万人,参与河西走廊防风固沙工程
2001-2018高职教育起步与发展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等8个主体专业,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2019至今“双高计划”建设投入2.3亿元建设智能温室、林业遥感实训中心等产教融合平台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24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通过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校企合作企业对口就业率
林业技术森林培育、林木种苗生产、GIS应用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亿霖生态科技98.7%
园林技术景观设计、植物造景、BIM技术兰州新区市政、万科景观设计院96.5%
森林草原防火火场指挥、航空护林、应急救护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武警森林部队100%

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34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近五年累计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67项,获得专利授权49项,形成“教学-研发-服务”三位一体的师资发展模式。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教授/研究员5816.9%完成《陇南山地珍稀树种繁育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制定
企业兼职教师9728.3%联合开发荒漠化治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博士/硕士21562.8%发表SCI论文34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

产教融合与实训体系

学校建成“校中园、园中校”实训基地12个,与甘肃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对接。

  • 建成智慧林业实训中心,配备无人机巡林系统、林木生长监测物联网
  • 与华天科技合作开发半导体照明植物工厂,年培育种苗200万株
  • 牵头组建甘肃省林草职业教育集团,吸纳成员单位63家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实施“技能证书+学历证书”双证制度,近三年毕业生获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比例达92%。通过订单班、定向培养等方式,形成“西部林业人才供给侧”特色品牌。

指标2020届2021届2022届
初次就业率94.6%95.3%96.1%
专业对口率88.4%89.7%91.2%
专升本录取率18.7%21.3%24.6%

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年均开展林业技术培训超万人次,承接横向课题40余项。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林业技术培训中心”,输出《经济林栽培技术》等国际标准3项。

  • 为青海、西藏等省区培训基层林技员3200余人次
  • 在肯尼亚实施“非洲珍贵树种繁育技术援助项目”
  • 开发俄语版在线课程,招收“一带一路”留学生127名

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校持续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同时深化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高本贯通”培养项目。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学校正加速向绿色低碳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转型,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81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