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农业技术学校(简称“凉山州农技学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改制与扩建,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科技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作为大凉山地区农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该校紧密结合凉山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农业技术为主干,涵盖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专业的办学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为凉山州输送了大量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占地面积约120亩,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教职工总数达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依托凉山州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农业产业优势,学校构建了“理论+实践+创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与多家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资金投入及师资结构等因素,学校在实训设备更新、专业拓展及信息化教学方面仍面临挑战。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凉山州农技学校前身为凉山专区农业合作化干部学校,1978年更名为凉山州农业学校,2000年转型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其办学定位始终围绕服务凉山州“三农”问题,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农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年份 | 关键事件 | 在校生规模 |
---|---|---|
1958 | 学校创建,初期以短期农业技术培训为主 | - |
1978 | 更名为凉山州农业学校,开设全日制中专教育 | 420人 |
2010 | 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 1800人 |
2022 | 新增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电商等专业 | 3200人 |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农业类专业占比75%。核心课程包括《作物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等,同时增设《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等现代服务业课程。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实训基地数量 | 合作企业 |
---|---|---|---|
种植技术 | 农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 | 3个(马铃薯、茶叶、花卉) | 凉山州国有农场、川渝种业公司 |
养殖技术 | 畜牧兽医、水产养殖 | 2个(生猪养殖、冷水鱼繁育) | 铁骑力士集团、通威股份 |
现代农业 | 无人机农业应用、农业物联网 | 1个(智慧农业实验室) | 大疆农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策略优化师资队伍,近五年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23人,选派45名教师赴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深造。目前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州级骨干教师32人。
类别 | 数量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158人 | 82% |
双师型教师 | 96人 | 60.8% |
高级职称教师 | 55人 | 34.5% |
企业兼职教师 | 32人 | - |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主要就业方向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基层农技站。学校还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超5000人。
- 就业领域分布:种植业(45%)、养殖业(30%)、农业技术服务(15%)、农村电商(10%)
- 社会培训成果: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次,覆盖彝绣、农产品加工等特色项目
- 技术帮扶案例:参与“悬崖村”农业产业规划,推广高山蔬菜种植技术
面对现代农业智能化、数字化趋势,凉山州农技学校正加快推进教学改革,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云上农校”在线学习平台。未来计划与高校联合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并深化与拼多多、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企业的合作,拓展学生就业空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7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