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牡丹江医科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牡丹江医科大学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牡丹江医科大学的校训,是“立德立行,唯实唯新”。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不仅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练,更是对其数十年发展历程中精神血脉的深刻总结。它如同一条精神主线,贯穿于学校从创建、发展到壮大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代代牡医人的独特品格与价值追求。“立德立行”侧重于价值引领与行为规范,强调将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扎实的实践行动相结合,体现了医学教育“德术双馨”的根本要求,尤其在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疗卫生领域,此训具有基石般的意义。而“唯实唯新”则着眼于方法论与时代精神,既要求师生尊重客观规律、求真务实,又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这与医学科学不断进步、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本质高度契合。该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学校在特定历史时期肩负的使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时代发展脉搏的精准把握。它源于历史,服务于现实,指向未来,是牡丹江医科大学身份认同的核心标志和精神旗帜,持续引领着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砥砺前行。理解其内涵与历史,是深入认识这所北国医学学府的关键所在。
立德立行,唯实唯新:牡丹江医科大学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传承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是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集中表达。对于牡丹江医科大学这样一所扎根祖国北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等学府而言,其校训“立德立行,唯实唯新”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这八个字,如同DNA双螺旋结构,将道德追求与实践精神、求真态度与创新意识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学校发展的精神基因。要全面理解这则校训,必须深入探究其每一个字的精微含义,并将其放置于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进行审视,方能领悟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一、 “立德立行,唯实唯新”的语义解析与核心内涵

“立德立行,唯实唯新”这则校训,结构工整,对仗讲究,前后两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立德立行”是价值论的范畴,明确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德”指道德、品德、医德,是内在的修养与境界;“行”指行为、行动、实践,是外在的表现与作为。将“德”置于首位,凸显了道德修养的优先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一脉相承,更与医学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性质密不可分。对于医学生和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而言,“立德”是基石,意味着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立行”则强调知行合一,将崇高的道德品质转化为具体的医疗实践、服务行为和日常行动。它告诫师生,不能空谈道德,必须将“德”落实于“行”,在服务患者、奉献社会的实践中锤炼品格、实现价值。
因此,“立德立行”共同构筑了医学人才培养的伦理基石和实践路径,要求培养出的医学人才既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又是技艺精湛、行动力强的实干家。

“唯实唯新”是方法论的指引,回答了“如何做事”的关键问题。“实”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新”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唯”字在此有“崇尚”、“追求”、“坚持”的意味,表达了学校坚定不移的价值取向。在医学领域,“唯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要求尊重事实、遵循证据、严谨治学,反对虚浮与空谈。无论是基础医学研究,还是临床诊疗决策,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和客观的规律之上。
于此同时呢,医学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新的疾病、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这就必然要求“唯新”。要敢于突破陈规,拥抱变化,积极追踪学科前沿,勇于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诊疗方法和管理模式,以更好地应对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唯实”是“唯新”的基础,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唯新”是“唯实”的升华,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才能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立德立行”与“唯实唯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以德行为引领,以实践为根本,以务实为态度,以创新为动力。它期望每一位牡医人都能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
一、既脚踏实地又敢为人先的优秀人才。


二、 校训植根的土壤:牡丹江医科大学的历史沿革与精神积淀

任何校训的形成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植根于学校特定的创建背景、发展历程和地域文化之中。牡丹江医科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核,与其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当时,百业待兴的新中国面临着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基层和边疆地区缺医少药的严峻局面。为快速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一批地方性的医学专科学校应运而生。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医科大学前身)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召唤下成立的。其创办之初,就带有鲜明的“服务基层、注重实践、解决急需”的烙印。

  • 创业维艰中的“立行”精神:建校早期,条件极为艰苦。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还是生活保障,都面临巨大困难。但正是这种环境,锤炼了第一代牡医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品格。他们强调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教学,师生一同克服困难。这种“不等不靠、实干为先”的作风,为后来“立行”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扎根边疆所要求的“德”与“实”:学校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毗邻边疆,服务对象多为基层群众和边疆军民。这一地理区位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奉献边疆、服务人民的崇高“德”操,同时必须具备解决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能力,即“实”的功夫。华而不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导向,从一开始就深入人心。
  • 发展壮大进程中的“新”的追求: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学校也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从专科到本科,再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直至更名为医科大学,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办学理念的更新、学科体系的优化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深刻认识到,固步自封没有出路,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这种谋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催生并强化了“唯新”的意识。

可以说,在数十年的风雨历程中,“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逐渐内化为学校的文化传统。当学校需要将这些分散的精神财富凝聚成一个精炼的、能指引未来的核心表述时,“立德立行,唯实唯新”便水到渠成地脱颖而出,它是对学校历史精神最精准的概括与升华。


三、 校训的践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的生动体现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牡丹江医科大学将“立德立行,唯实唯新”的理念全面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价值引领,更将医德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临床实习实训的全过程。开设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人文课程,举办“大医精诚”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师德医风楷模,营造崇尚医德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落实“立德”。在“立行”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和实验中心,强化学生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于此同时呢,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竞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激发其“唯新”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整个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强调与区域卫生需求对接,体现实事求是的“唯实”态度。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的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唯实唯新”展开。一方面,强调面向区域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性健康问题开展研究,坚持科研为临床服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唯实”导向。
例如,针对东北地区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道疾病等组织科研攻关,力求产出能真正应用于实践、造福群众的成果。另一方面,鼓励跨学科合作,支持原始创新,积极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某些前沿领域寻求突破,体现“唯新”的追求。学校营造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学术环境,支持科研人员敢于挑战权威、提出新理论、开辟新方向。

在社会服务方面:“立德立行”在校训的指引下,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常年组织师生开展义诊、健康普查、卫生知识普及等公益活动,深入农村、社区、边疆,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是“德”与“行”的统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面前,牡医人总是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于此同时呢,学校利用自身医疗和科研优势,为地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决策咨询,推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这既是“实”的体现,也蕴含着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效能的“新”意。

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立德立行,唯实唯新”从墙上、书上的文字,真正转化为驱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四、 校训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展望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进入新阶段,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牡丹江医科大学的校训愈发彰显其重要的当代价值与深远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立德立行”的校训提醒我们,在追求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医学的温度和人文关怀。培养具有仁爱之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医学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于此同时呢,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得“唯实唯新”变得尤为关键。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唯实),同时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拥抱变革的勇气(唯新),才能适应未来医学的挑战。

对于牡丹江医科大学自身而言,面对“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校训更是其战略定位和发展的定盘星。学校需要继续坚持“立德立行”,筑牢人才培养的根基,打造德高艺精的教师队伍,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学子。更需要弘扬“唯实唯新”的精神,立足区域、面向全国,找准自身特色和发展方向,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中实现差异化发展、内涵式发展。要敢于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突破瓶颈,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新路径。

“立德立行,唯实唯新”这八个字,是牡丹江医科大学过去辉煌成就的密码,也是其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灯塔。它凝聚着历史,照亮着现实,更指引着方向。在它的感召下,一代代牡医人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祖国北疆的医学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为护佑人民健康、推动医学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则校训的精神,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811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7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