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贵州技术学校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中职部)是公立学校吗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中职部)综合评述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中职部)隶属于贵州省教育厅,是贵州省装备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贵州省机械电子工业厅干部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整合,2017年正式定名为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并于后续发展中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中职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作为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该校在机械制造、电气工程、汽车技术等专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长期为贵州省军工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现有清镇、南明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万余人,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技术能手,并拥有数控、汽车等国家级实训基地‌。其“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汽车”三大专业群深度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与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了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


一、学校性质与招生简章分析

1. ‌公立属性确认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中职部)为公立学校,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主管部门为贵州省教育厅,办学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支持,学费标准严格遵循公办院校定价规则(约5000元/年),与民办院校存在显著差异‌

2. ‌2025年招生简章要点

  • 招生计划‌:2025年分类考试招生代码为‌0763‌,面向中职毕业生提供机械、电气、汽车等专业招生名额,具体人数未公开,但结合往年规模推测约占总招生量的30%-40%‌
  • 专业设置‌:中职部延续高职优势方向,重点覆盖装备制造领域,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与高职教育形成衔接‌
  • 录取条件‌:中职生需通过文化素质测试与职业技能测试,其中职业技能成绩占比不低于60%,体现对实操能力的重视‌

二、学校基础简介

1. ‌历史沿革与校区布局

  • 学院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贵州省机械电子工业厅干部学校,2017年更名为现名,现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校区分布于贵阳市清镇区与南明区,占地面积共500余亩,教学设施包括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汽车实训中心及智能制造实验室‌

2. ‌师生规模与教学资源

  • 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44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含国家级教学名师、技术能手等高端人才‌
  • 合作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等6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直通渠道‌

三、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学院以装备制造为核心,构建“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汽车”三大专业群,下设25个细分专业,其中以下方向尤为突出:

  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优势‌:对接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课程涵盖数控技术、精密加工等,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能力‌
    •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贵州航空、航天军工企业,起薪水平高于省内同类专业均值15%-20%‌
  2. 新能源汽车技术
    • 优势‌:与比亚迪共建产业学院,课程聚焦电池管理、电驱系统等前沿技术,实训设备覆盖主流新能源车型‌
    • 行业认可‌: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学生可同步考取“新能源汽车维修”等职业技能认证‌

四、贵州省同类院校多维度对比分析

以下选取贵州省5所同类型公办职业院校,从办学规模、专业特色、就业率等维度进行对比:

表1:学校基础数据对比

学校名称 在校生规模 校区数量 国家级实训基地 优势专业领域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1万+ 2 2 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2万 1 3 道路工程、物流管理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8000+ 1 1 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9000+ 2 1 食品工程、艺术设计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6000+ 1 2 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

表2:专业竞争力对比

学校名称 头部合作企业 特色认证 平均起薪(元/月)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比亚迪、吉利 教育部“1+X”试点、国家级教学团队 4500-5500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交集团、顺丰速运 交通部重点实训基地 4000-5000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华为、腾讯 工信部技能大赛基地 3800-4800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茅台集团、海尔 省级食品检测中心 3500-4500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南方电网、金风科技 国家电网认证考点 4200-5200

表3:产教融合深度对比

学校名称 产业学院数量 校企合作项目数 实习就业对口率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3 60+ 85%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 40+ 78%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 30+ 75%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1 20+ 70%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 50+ 80%

五、竞争力总结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中职部)凭借其公办属性、紧密的产业对接及优质教学资源,在装备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相较于省内同类院校,其“双师型”师资、国家级实训基地及头部企业合作网络形成显著优势,尤其在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突出。然而,部分院校(如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传统工科领域的校企合作广度上略胜一筹。未来,进一步拓展跨领域合作或成为该校提升综合排名的关键路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167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54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