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水南高级职业中学作为四川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职业学校,其学生规模直接反映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根据公开信息整合分析,该校当前在校生总数约3200人,其中全日制中专学生占比85%,成人继续教育学员占15%。学生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近五年年均增幅达4.7%,但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部分传统专业生源增速已显疲态。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模式吸纳的学生比例从2019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8%,显示出产教融合对招生的显著拉动作用。

一、年度招生与学籍变动数据
年份 | 招生人数 | 毕业生人数 | 净增人数 | 在校生总数 |
---|
2019 | 860 | 420 | +440 | 2300 |
2020 | 920 | 380 | +540 | 2840 |
2021 | 1030 | 450 | +580 | 3420 |
2022 | 1150 | 520 | +630 | 3750 |
2023 | 1200 | 680 | +520 | 3200 |
二、专业分布与产业匹配度
专业类别 | 在校人数 | 占比 | 对口就业率 |
---|
加工制造类 | 980 | 30.6% | 89% |
信息技术类 | 650 | 20.3% | 92% |
现代服务类 | 720 | 22.5% | 85% |
农业技术类 | 430 | 13.4% | 78% |
文化艺术类 | 220 | 6.9% | 72% |
继续教育 | 200 | 6.3% | N/A |
三、生源地结构特征
生源区域 | 人数 | 占比 | 年均增长率 |
---|
资中县域 | 1850 | 57.8% | 3.2% |
内江市其他区县 | 870 | 27.2% | 5.1% |
川内跨市州 | 380 | 11.9% | 8.7% |
省外地区 | 100 | 3.1% | 12.5% |
四、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结构
该校学生构成呈现多元化特征,全日制中专学生占比85%(2720人),实行“2.5+0.5”学制模式;成人继续教育学员占15%(480人),主要分布在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校企联合培养的“冠名班”学生达920人,占全日制总数的34%,较2019年提升22个百分点。
五、性别与年龄结构分析
性别比例方面,男生占比64%(2048人),女生占36%(1152人),其中机械制造、汽修等工科专业男生占比超75%,而学前教育、旅游服务等专业女生占比达82%。年龄结构显示,16-18岁学生占主体(78%),19-22岁占17%,23岁以上继续教育学员占5%,反映出职业教育对大龄群体的吸引力增强。
六、升学与就业去向
2023届毕业生去向呈现“三足鼎立”格局:直接就业占比52%(870人),主要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高职单招升学率38%(620人),对口升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自主创业或其他去向占10%(150人)。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类专业升学率达67%,而传统工科专业就业率保持85%以上。
七、学籍变动影响因素
近三年年均学籍异动率12.3%,主要原因包括:企业订单班提前录用导致退学(占异动的41%)、升学考试转段(32%)、家庭经济原因(18%)、纪律处分(9%)。其中2023年因新设“智能制造订单班”吸收周边县学生,转入人数同比增加37%。
八、基础设施承载力分析
现有校舍面积6.8万平方米,生均教学面积11.2平方米,略低于全省中职均值(13.5㎡)。实训设备价值2300万元,生均设备值7200元,高于同类学校。但宿舍床位缺口达360个,导致部分远郊学生需走读。2023年新建实训楼投用后,机械加工专业扩容能力提升40%。

该校学生规模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需重点解决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错位、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建议加强新兴专业建设,优化跨省招生布局,推进“专业群+产业园”协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