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最新消息(德阳科贸职院动态)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最新消息(德阳科贸职院动态)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内新兴职业院校,近年来在专业布局、产教融合及就业服务等方面展现出显著发展势头。根据最新动态,该校2023年招生规模突破历史峰值,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跨境电商等5个前沿专业,同时与京东、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合作覆盖率提升至85%。值得关注的是,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6%以上,其中对口就业比例达78%,在川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此外,学校斥资2.3亿元建设的数字化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8大实训板块,硬件设施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德	阳科贸职业学院最新消息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战略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始建于2018年,是经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高职院校,由德阳市属国企与省属高校联合办学。学校占地8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2万人,开设智能装备、现代服务、数字经贸等6个二级学院,共38个专科专业。

核心指标2023年数据2022年数据同比增幅
全日制在校生12,350人10,820人14.1%
校企合作企业156家112家39.3%
年度科研经费1,850万元1,230万元49.8%

二、2023年招生数据分析

今年学校计划招生4500人,实际录取4682人,超额完成计划。从专业报考热度看,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列前三,占总录取数的42%。省外生源占比提升至28%,较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覆盖云南、贵州、甘肃等12个省份。

专业类别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智能装备类920462385418
数字经贸类1,250475390436
现代服务类890458375412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特色方向

学校近年淘汰电子商务(跨境方向)、物流管理等3个专业,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智慧养老等5个专业。目前形成"智能制造+数字商贸"双轮驱动的专业体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4个,校级特色专业9个。

专业群核心专业合作企业实训室数量
智能制造集群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东方电气、哈工大机器人12
数字商贸集群直播电商、大数据与会计京东、用友网络9
现代服务集群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金苹果教育集团6

四、产教融合实施成效

学校与德阳高新区共建"西部智造产教联合体",引入华为ICT学院、京东电商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2023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28门,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35%,产生"双导师制"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 与京东共建"西南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年输送实习生超300人
  • 联合东方电气开发"工业机器人装调"X证书标准
  • 华为认证中心累计培训ICT人才1200人次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情况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7%,专业对口率78.3%,留川就业占比81%。升学学生中,专升本录取率24.6%,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主要流向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华大学等本科院校。

就业领域占比典型企业
先进制造业39%东方电气、格力电器
数字经济产业27%京东、字节跳动
现代服务业24%碧桂园、中信证券

六、师资队伍建设进展

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达67%。引进行业领军人才12人,培育省级教学团队2个。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年内完成教师企业实践锻炼210人次。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持证情况
正高级职称8612.6%行业资格证100%
双师型教师41260.6%职业技能等级证92%
企业兼职教师15623%-

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023年投入1.8亿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包括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慧教室全覆盖项目。新建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投资3200万元)、智慧商科综合实训平台(投资1800万元),教学设备总值达3.6亿元。

  • 建成5G+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接入企业真实生产数据
  • 图书馆藏书量突破60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年增45%
  • 学生公寓全部实现空调、热水智能化控制系统

八、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8个。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00万元,专利授权26项。承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3场,获团体一等奖2项。

服务类型服务量收入(万元)社会效益
社会培训12,350人次860获评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技术研发-1,200助力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15项
竞赛承办3场省级赛事-参赛学生获省级奖项47个

通过多维度观察可见,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正加速向"西部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目标迈进,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以及持续加大的基础设施投入,构建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在数字化升级和区域经济适配性方面,已形成可复制的职教改革经验。未来需重点关注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链的匹配精度、高端人才引进的持续性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等关键问题,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