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经济技术学校(四川经技校)

四川省经济技术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四川工业产业优势,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0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90%,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职业院校中具有显著影响力。

四	川省经济技术学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45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机械加工、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等三大实训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达2.3亿元。现有教职工46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开设专业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6大产业领域,其中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京东方、五粮液、一汽丰田等1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育人模式。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四川省经济技术学校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四川省二轻职工大学,2004年更名为现名并转型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四川省首批“十四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单位,学校锚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形成“工科为主、商科为辅”的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规模1.2万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3万人次,被认定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站。通过“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等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近三年升学率稳定在65%左右,其中通过单招进入“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学生占比达40%。

指标四川省经济技术学校四川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全国百强技工院校均值
占地面积(亩)450320580
实训设备价值(亿元)2.31.13.5
企业合作数量120+80+150+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产业链-岗位群-专业群”三级对接机制,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共建“航空精密加工方向”,工业机器人专业与西门子(中国)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引入用友财务软件实训平台。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数控车铣加工、工业机器人编程等20余种职业资格证书,证书获取率达92%。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合作企业典型就业岗位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一汽丰田、东方电气CNC操作员、设备工程师
电子信息物联网技术、电子装配京东方、长虹电器SMT工艺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现代服务会计事务、电子商务五粮液、京东西南财务专员、运营主管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双师培育”计划,组建由“全国技术能手”张明辉、“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等领衔的教学团队。通过德国“双元制”培训、新加坡NYP研修等项目,近五年累计选派120名教师赴海外进修。

教学资源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5门,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8套。与成都航院、四川工技院共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学分互认。校内建有数字化图书馆,藏书量达35万册,其中专业期刊占比40%。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行业经验年限
正高级职称教师5812.6%15-20年
企业兼职教师9220.0%8-12年
硕士以上学历18540.2%-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4800元,较全省中职均值高18%。

就业区域分布显示,85%毕业生在成渝地区就业,其中成都经济圈吸纳62%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方面,三年内仍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占比达7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创新“厂中校”“校中厂”合作模式,与绵阳京东方共建“光电显示学院”,与德阳二重组建“重型装备维护实训基地”。引企入校设立“京东西南电商客服中心”“长城汽车西南培训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年承接真实生产任务产值超3000万元。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深度显著提升,校企共同开发教材17本,制定课程标准24项,企业导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量达45%。2022年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00余个,人均增收8000元。

六、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000人次,为凉山州、甘孜州等贫困地区开展技能扶贫培训500余人次。与德国工商会(IHK)、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师资认证培训项目,累计输出国际认证教师45人。

国际化办学方面,与泰国清迈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中泰智能制造学院”,开发双语课程12门,接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86人。2022年承办“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技能大赛,参赛国别达12个。

七、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面临智能制造业技术迭代加速、中职招生竞争加剧等压力。学校启动“数字校园2.0”建设,投入5000万元升级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开发AR远程协作维修等新型实训项目。针对生源质量差异,推行分层教学模式,设立“创新实验班”“技能拔尖班”等特色班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拓展社会培训业务,开发“工业机器人编程周末营”“智能家居安装微证书”等短期培训产品。与重庆工业技师学院共建“成渝双城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攻关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关键技术课题。

八、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四川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学校将重点推进以下工程: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大楼,预计新增实训面积2.5万平方米;申报“智能制造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力争进入全国“双优计划”建设行列;深化与华为(成都)鲲鹏生态的创新合作,共建信创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到2025年,计划实现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5万人,社会培训年均5万人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突破96%。同步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申报工作,探索“中职-高职-职教本科”贯通培养路径。

四川省经济技术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经验、“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机制,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有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12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77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