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校区(川长江职院新校区)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校区(川长江职院新校区)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校区作为四川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标志着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新校区选址于成都市东部新区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达1200亩,总投资约25亿元,旨在打造集教学、实训、科研、创业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基地。项目通过“智慧校园+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构建了“双核三区四中心”的功能布局,其中“双核”指教育教学核心区与产教融合创新核,“三区”涵盖教学生活区、实训产业区及生态休闲区,“四中心”包括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经济孵化中心、现代服务业培训中心及国际交流中心。校区设计融入“公园式校园”理念,绿化率超40%,建筑群采用装配式工艺,实现绿色低碳与智能化结合。师资队伍方面,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20名,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占比达75%,并与华为、京东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8个,开发校企协同课程体系。

四	川长江职业学院新校区

一、区位与交通优势分析

新校区位于成都“东进”战略核心区,毗邻天府国际机场与简州新城,形成“空铁公”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类型距离/时间对接资源
航空运输距天府国际机场15公里(车程20分钟)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
轨道交通地铁18号线直达(校区设站)成都市区产业资源快速联动
公路网络紧邻G42沪蓉高速出口成渝双城经济圈物流通道

二、规划设计与功能布局

校区采用“一环两轴多组团”空间结构,教学区与产业区通过智慧连廊衔接,实现“教室-实训-生产”场景转换。

功能分区占地面积核心设施
教学生活区450亩智慧教室、学生公寓、图书馆
实训产业区380亩智能制造工坊、数字商贸实训基地
生态休闲区270亩湿地公园、体育场馆、文化广场

三、学科与专业建设

重点布局“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专业集群,形成“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特色方向。

专业群核心专业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西门子、海尔智家
数字商贸跨境电商、大数据营销阿里巴巴、顺丰集团
文旅创意数字媒体、会展策划腾讯文旅、华侨城

四、硬件设施与智慧校园

校区建成5G+物联网全覆盖的智慧校园,部署智能安防、能源管理等12个子系统。

设施类型技术参数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存储容量2PB,算力100PFlops虚拟仿真实训、大数据分析
实训设备工业级机器人30台,电商直播舱20间跨专业综合实训
能源系统太阳能光伏板5万㎡,地源热泵供能绿色校园示范工程

五、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人才计划”,构建“专业带头人+企业导师+技能大师”三维师资体系。

类别人数占比
教授/副教授85人30%
双师型教师245人75%
企业兼职导师150人40%

六、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23个,形成“教学-生产-研发”闭环生态。

合作模式代表项目效益指标
订单培养京东物流冠名班年输送人才500+
技术攻关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中心专利申报30+项/年
创业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孵化企业存活率85%

七、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推行“1+X”证书制度,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2%,本地就业占比达78%。

指标项2023年数据同比提升
协议就业率94.6%+
对口就业率81.3%+5.2%
雇主满意度97.1分+3.4%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120余家。

服务类型年度数据区域贡献度
职业培训2.3万人次覆盖成都东部新区60%需求
技术研发横向课题45项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
文化传承非遗研学项目12个吸引游客30万人次/年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不仅重构了职业教育的空间范式,更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注入新动能。其“智慧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特质,既满足了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又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随着“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的深化,该校区有望成为西部职教领域的标杆性存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