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德阳罗江校区作为四川省内重点职业院校的区域性办学载体,自2021年正式落成以来,依托德阳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校地共生”的鲜明特色。校区占地约8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1.2万人,开设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6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5%。通过“校中厂+厂中校”双向赋能模式,与东方电气、四川现代等龙头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实现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78%,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支点。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
德阳罗江校区位于成渝经济区核心腹地,地处德阳市罗江区大学路1号,毗邻天府大道北延线,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90公里、德阳市区30公里,形成“半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校区周边集聚了德阳高新区、罗江经济开发区等产业载体,覆盖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为产教融合提供天然土壤。
对比维度 | 德阳罗江校区 | 广元校区 | 眉山校区 |
---|---|---|---|
占地面积(亩) | 800 | 650 | 720 |
产业匹配度 | 装备制造、现代农业 | 能源化工、文旅服务 | 电子信息、食品加工 |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 142家 | 98家 | 115家 |
二、专业布局与产教融合
校区构建“双核驱动”专业体系: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覆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等8个专业;以现代农业为特色,设立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等5个专业。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机制,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发课程32门,其中《精密加工技术》等6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人才输出方向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 东方电气、四川现代 | 数控机床操作员、自动化工程师 |
现代农业 | 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 | 罗江蔬菜产业园、中化现代农业 | 农业物联网工程师、电商运营主管 |
数字经济 | 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商 | 京东云、阿里云创新中心 | 数据分析师、跨境直播运营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引才计划,累计引进博士6人、硕士128人,培育“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名。组建“企业导师库”,聘请高级技师76人参与实践教学,形成“理论教学+技能传承”双师结构。2023年师生比达1:18,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投入2.3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建成智能工厂模拟中心、现代农业VR实验室等12个产教融合平台。其中,与德阳市共建的“装备制造业公共实训中心”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价值超5000万元,年培训量突破8000人次。
实训基地类型 | 设备总值(万元) | 年使用频次 | 承接赛事/认证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3200 | 1.2万次 |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四川赛区 |
现代农业实训园 | 850 | 4500次 | 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 |
数字经济孵化中心 | 680 | 3800次 | 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 |
五、就业与升学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专业对口率达76%,本地就业占比从2020年的58%提升至2023年的72%。通过“专升本”通道升学比例年均增长15%,合作院校覆盖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7所本科高校。
六、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探索“四共八互”合作机制:共建专业标准、共育人才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享资源成果;实现师资互聘、课程互通、基地共用、成果共研。与德阳二重签订“订单班”协议,实行“1.5年在校学习+1.5年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企业满意度达91%。
七、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设立“工匠精神”奖学金,年发放金额超200万元。组建机器人战队、电商直播社团等32个学生组织,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147项。推行“学分银行”制度,非课堂学习成果转化学分占比达15%。
八、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为罗江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骨干380人。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川菜预制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推动当地食品工业产值增长12%。202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850万元,创历史新高。
通过八年深耕,德阳罗江校区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生态,其“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跟着需求走”的培养模式,为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样本。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校区正加速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