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自贡的中职学校(自贡职校)

自贡的中职学校(自贡职校)

自贡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区,其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特色。目前全市共有7所公办中职学校和3所民办中职机构,覆盖加工制造、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12个专业大类,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8000人。这些学校深度融入自贡"工业强市"战略,通过"校中厂""订单班"等模式与东方锅炉、中昊晨光等本地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形成"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链条。在专业设置上,60%以上的专业对接自贡装备制造、盐化工、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其中焊接技术应用、化工机械维修等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方面,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较五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但校际间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差异显著。

自	贡的中职学校

一、学校布局与基础建设

自贡中职学校呈现"一核多极"空间分布特征,以主城区为核心,向沿滩、荣县、富顺辐射。校舍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生均实训设备值达1.2万元,但校际差异明显:

学校名称 占地面积 校舍面积 实训室数量 生均设备值
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 120亩 8.6万㎡ 56个 1.8万元
沿滩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0亩 5.2万㎡ 32个 9000元
富顺县职业技术学校 150亩 7.8万㎡ 45个 1.5万元

二、专业结构与产业匹配度

专业设置紧密围绕自贡"5+1"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三大专业集群:

  • 装备制造类:涵盖数控加工、模具设计、机电一体化等8个专业
  • 化工医药类:开设工业分析、化工机械维修、制药设备维护等特色专业
  • 现代服务类:重点建设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养老服务等新兴专业
专业大类 对应产业 重点专业数 省级示范专业占比
装备制造 锅炉制造、机械加工 12 45%
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智能终端 7 30%
现代服务 文旅商贸、康养护理 9 20%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全市中职学校专任教师1260人,生师比15:1,但存在结构性矛盾:

指标类型 全市均值 最高值(自贡职培院) 最低值(某民办校)
研究生学历占比 28% 43% 12%
高级职称占比 35% 52% 18%
双师型教师占比 68% 81% 45%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仅占理论课程的15%,且集中在初级技能培训环节。

四、人才培养质量分析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但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年份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平均起薪(元)
2022 96.8% 78.3% 3820
2021 95.6% 76.5% 3650
2020 94.2% 74.8% 3580

核心问题表现在:制造业岗位流失率高达32%,服务业岗位占比从2019年的41%升至2022年的53%,折射出产业升级与人才供给的结构性错位。

五、校企合作实施成效

构建"1+N"产教融合体系,形成三类合作模式:

  • 订单培养:与东方锅炉等企业共建"东方班",年培养规模超300人
  • 实训基地共建:中昊晨光化工实训中心投入2800万元,实现"车间-教室"一体化
  • 新型学徒制:在焊接、钳工等传统工种推行"招工即招生"模式
合作形式 参与企业数 覆盖专业数 年输送人数
订单培养 28家 15个 820人
实训基地共建 16家 9个 -
现代学徒制 9家 6个 210人

六、升学通道建设进展

构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但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现象:

升学类型 合作高校数 衔接专业匹配度 升学率
五年一贯制 8所 72% 28%
单招考试 15所 58% 19%
成人高考 - - 12%

关键瓶颈在于中职课程标准与高职考核要求存在15%-20%的内容偏差,导致部分学生升学后出现知识断层。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自	贡的中职学校

年均开展各类培训超5万人次,形成三大服务品牌:

  • 技能扶贫:针对建档立卡户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累计培养学员4300人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设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专项课程,年培训8000人次
自贡中职教育经过二十年发展,已形成服务地方产业的特色化办学格局。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师资结构优化、县域职教振兴等方面重点突破,通过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完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培训类型